一、公民隱私權與人身自由權的區(qū)別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隱私權賦予權利人對私人生活的控制權而人身自由權就是人身權里的一般人格權,所以人身自由權只是人身權的組成部分。
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個人隱私權的保護主要涉及的領域
(1)具有可識別性的個人資料的保護。任何對個人資料的非法收集、存儲、使用都是對個人資料隱私權的侵犯。
(2)個人生活秩序的保護。網(wǎng)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網(wǎng)上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的活動,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壞或支配。
(3)個人私事的保護。任何人包括網(wǎng)絡服務商,不得不當窺視、泄漏、干涉他人的私事。
(4)個人領域的保護。國家、網(wǎng)絡服務商、黑客等不得對個人的信息系統(tǒng)進行攻擊、破壞。但國家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對網(wǎng)絡進行監(jiān)視而觸及網(wǎng)絡使用者的隱私,則依法可免責。
三、侵害公民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民事權益范圍包括了隱私權,根據(jù)我國國情及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jīng)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jiān)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nèi)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chǎn)狀況或未經(jīng)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chǎn)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nèi)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diào)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qū)ζ溥M行調(diào)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隱私權與個人信息權的區(qū)別,隱私權屬于人格權嗎
397人看過
-
搜身是侵犯了隱私權還是人身自由權
92人看過
-
隱私權包括肖像權嗎,隱私權與名譽權之間的區(qū)別
313人看過
-
公民隱私權及個人隱私權的規(guī)定
479人看過
-
肖像權與隱私權區(qū)別在哪里?
183人看過
-
人身自由權和生命健康權的區(qū)別在哪
496人看過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作為一種... 更多>
-
非法搜身是侵犯的人身自由權還是隱私權安徽在線咨詢 2023-04-25非法搜身侵犯的是人身自由權。侵害隱私權或者侵害隱私利益的責任構成,必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要件。所適用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 1、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首先,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須具違法性。 2、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隱私是一種信息、一種活動、一種空間領域,也是一種秘密狀態(tài)。隱私的損害,表現(xiàn)為隱私被刺探、
-
人身自由是否包括隱私權,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內(nèi)容天津在線咨詢 2022-08-20根據(jù)憲法相關規(guī)定,人身自由內(nèi)容包括: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lián)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具體體現(xiàn)為人格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禁止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權,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場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過書信、
-
隱私權與個人信息權有什么區(qū)別湖南在線咨詢 2023-12-10具體而言,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在以下方面具有以下相似性: 一,二者的權利主體都僅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 二,二者都體現(xiàn)了個人對其私人生活的自主決定。 三,二者在客體上具有交錯性。 四,二者在侵害后果上具有競合性。
-
公民的基本權利——人身自由湖南在線咨詢 2025-01-01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在法律范圍內(nèi)有獨立行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剝奪、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體的自由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享受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除經(jīng)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外,任何公民都不得被逮捕。 此外
-
怎么區(qū)別患者知情權與隱私權山西在線咨詢 2022-11-19患者知情權包括: 1、病情了解權; 2、治療措施知悉權。 患者隱私權是指患者在治療或就診過程中只跟主治醫(yī)師公開的一項權利,不讓無關人員知道患者自身的私人生活、領域和個人信息等,這也是醫(yī)務人員應該保護患者隱私權的義務。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給予公民了解自己應當知道的一切權利,后者給予公民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