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法上的危害行為
基于人的意識和意志支配實施的客觀上侵犯法益的身體活動。
危害行為三特征:
有體性:身體活動包括舉動和靜止,不包括犯意形成與流露。
【注意】:區(qū)別言論與發(fā)表言論。
有意性:刑法只調(diào)整有意識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為,而不包括反射動作、睡夢中的舉動等等。
有害性:刑法只禁止在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對社會無害的身體舉止不會被規(guī)定在刑法中。其社會危害表現(xiàn)為法益侵犯性,包括對法益的實際侵犯和侵犯危險。
2.刑法上的行為
包括實行行為、預備行為、教唆行為、幫助行為。其中實行行為是刑法的中心概念,因為實行行為是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具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的行為,是刑法主要禁止的行為。
實行行為的判斷標準:
第一,形式上符合客觀構成要件,而且具有法益侵害的緊迫性。實行行為通常是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但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行為并不一定是實行行為,有可能屬于預備行為。
【特別提示】:行為是否具有法益侵犯性,是以客觀事實作為標準來判斷,而非以行為人主觀認識的事實為標準進行判斷。具體來說,應以行為時存在的所有客觀事實為基礎,并對客觀事實進行一定程度的抽象,同事站在行為時的立場,原則上按照客觀的因果法則進行判斷。
下列行為屬于實行行為:增加或者提高了已經(jīng)存在的法益危險;改變實現(xiàn)設定的危險發(fā)展過程以減少危險,但未能消除全部危險;制造只有通過損害某一法益的危險的因果進程。
下列行為不屬于實行行為:減少或者避免法益的侵害的行為;對已經(jīng)存在的法益危險沒有防止結果發(fā)生義務的人,沒有增加危險的相關行為。
第二,屬于類型性的法益侵害行為,即從社會相當性上評價屬于社會生活中被禁止的有法益侵犯可能性的行為。
實行行為與其他刑法理論的關聯(lián):
第一,影響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區(qū)分:如果已經(jīng)著手實行行為,絕對不可能成立犯罪預備。
第二,影響犯罪未遂與不可罰的不能犯地區(qū)分:如果沒有法益侵犯性的行為存在,那就沒有犯罪的存在。
第三,影響因果關系的判斷;因果關系是討論實行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的關系,如果沒有實行行為,那么實害結果就只能是另一實行行為或者自然事件導致。
例如甲為了殺死乙,打算下午外出打獵時制造事故打死乙;早上檢查獵槍時,槍支走火導致乙死亡。本案中甲在殺人故意支配下只實施了預備行為,所以死亡結果不能歸于故意殺人行為;導致乙死亡的只能是過失的實行行為。本案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
第四,影響共犯人的分類:共同犯罪人根據(jù)分工不同,可以分為實行犯、教唆犯與幫助犯。
直接正犯與間接正犯
行為人以自身的直接、積極的身體活動實行犯罪的,是直接正犯。
行為人通過支配他人進而支配犯罪事實的的,是間接正犯。
-
刑法危害行為的種類有哪些
240人看過
-
危害行為如何理解
339人看過
-
怎么理解刑法中危害行為
383人看過
-
刑法中的危害行為應該怎么定位
478人看過
-
洗錢行為的危害性
383人看過
-
校園暴力行為是違法行為嗎,校園暴力行為的危害
311人看過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
危害行為如何理解廣東在線咨詢 2023-11-12危害行為是指在行為人的意志支配下,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犯罪行為分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是人的身體的積極動作,是犯罪人用積極的行為實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 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且可能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當去做某事而不去做。 在《刑法》中,只有在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并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時的不作為,才是刑法中的
-
危害行為的含義澳門在線咨詢 2021-11-14危害行為是由行為人的意識和意志主導的危害社會的身體動靜。根據(jù)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理論,危害行為是構成要件的應當性或犯罪客觀方面的核心要素。1、危害行為是違反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的身體動靜,由行為人的意識和意志支配。2、危害行為的基本形式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犯罪分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危害行為不等于違法行為,但如果是這樣的危害行為,情節(jié)嚴重、社會危害大的,屬于違法行為,相關人員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
-
刑法上的哪些行為稱為危險駕駛罪澳門在線咨詢 2023-09-201、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 2、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 3、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行為。 4、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
危害行為行為可以分為哪些廣西在線咨詢 2022-03-17危害行為分為作為和不作為。作為就是積極的去行動,即所謂的“明知不能為而為之”,例如搶劫。不作為,是指有義務實施某行為而沒有實施該行為,即所謂的“明知當為而不為”,例如消防隊員在救火過程中臨陣退縮。 不作為構成犯罪的前提是:有義務、有能力履行該義務、產(chǎn)生了危害。 特定專業(yè)職責人員因為不作為,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要視情況而定。 典型的不作為犯罪,例如我國刑法第261條規(guī)定的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
-
什么是危害行為?危害的危害有哪些上海在線咨詢 2023-09-08危害行為,是由行為人的意識、意志支配的危害社會的身體動靜。按照遞進式犯罪構成體系理論,危害行為是構成要件的該當性或犯罪客觀方面最核心的要素。 1、危害行為,是由行為人的意識、意志支配的違反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的身體動靜。 2、危害行為的基本形態(tài)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犯罪行為分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 對于危害行為,并不等同于違法行為,但如果是這樣危害行為,情節(jié)嚴重,社會危害性大的,屬于違法行為,相關人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