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方當事人有隱瞞真實情況而簽訂合同的,并不屬于欺詐的行為,而是屬于締約過失的行為。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百條【締約過失責任】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一、什么情況下可以追究締約過失責任?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可以追究締約過失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二、簽拆遷協(xié)議不給拆遷戶合法嗎
拆遷戶是拆遷協(xié)議的簽訂方,所以必須持有一份拆遷協(xié)議,不給拆遷戶拆遷協(xié)議的行為是不合法的,建議向有關部門投訴,及時維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受第三人欺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以脅迫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故意隱瞞二手車真實情況,算欺詐嗎
430人看過
-
隱瞞情況簽訂合同屬于欺詐嗎
381人看過
-
開發(fā)商隱瞞實情算欺詐嗎
312人看過
-
轉讓過程中被騙方隱瞞情況是否構成欺詐行為?
202人看過
-
欺詐隱瞞可否行使合同解除權
471人看過
-
中介隱瞞房屋真實情況有什么后果
175人看過
仲裁機構是依法設立,獨立于行政機關,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機構。它由當事人自愿選擇,依據(jù)仲裁協(xié)議進行仲裁,對糾紛進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決。 仲裁機構具有專業(yè)性、獨立性和高效性,能夠為當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 更多>
-
-
以戀愛為名欺瞞真實情況詐騙十萬能判多久陜西在線咨詢 2022-10-09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巨大”、“數(shù)額特別巨大”。2、[合同詐騙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3、【三年以下有期徒
-
對方隱瞞真實情況如何離婚河北在線咨詢 2022-03-17你們可以協(xié)議離婚。根據(jù)《婚姻登記條例》第十條內地居民自愿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你們可以到你們的戶口所在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協(xié)議。離婚協(xié)議經(jīng)婚姻登記機關予以登記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若對方不同意協(xié)議離婚或有其他狀況,你害怕受騙的話,可以采取起訴離婚的方式。
-
醫(yī)院院長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西藏在線咨詢 2022-05-03你這住的是醫(yī)院嗎?怎么覺得是騙子窩呢?什么級別的醫(yī)院還1688元一天?又是什么級別的醫(yī)院孩子搶救費要拿10萬! 雖然沒看到病歷資料,但醫(yī)院的這個做法明顯就是只認錢不認人的極不負責任的行為,由此也極有可能存在醫(yī)療過錯。建議立即復印、封存病歷,起訴維權。 堅決不能做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 建議立即封存主觀病例病復印客觀病例。
-
工商年報隱瞞真實情況怎么處理浙江在線咨詢 2022-02-15企業(yè)在年檢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yè)登記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屬于公司的,并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屬于分公司、非公司企業(yè)法人及其分支機構、來華從事經(jīng)營活動的外國(地區(qū))企業(yè),以及其他經(jīng)營單位的,并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合伙企業(yè)、個人獨資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的,并處以3000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