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guī)定,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下列事項的意見,并記錄在案:
(1)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
(2)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
(3)認罪認罰后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
(4)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事項。
2、法律依據(jù):《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二百六十九條
一、認罪認罰制度的內(nèi)容有哪些
1、明確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堅持證據(jù)裁判、堅持公檢法三機關配合制約原則等。
2、明確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認罪認罰適用于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但“可以”適用不是一律適用,認罪認罰后是否從寬,由司法機關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3、明確了“從寬”的把握。從寬處理既包括實體上從寬處罰,也包括程序上從簡處理。“可以從寬”,是指一般應當從寬,但不是一律從寬,應當區(qū)別認罪認罰的不同訴訟階段、對查明案件事實的價值、罪行嚴重程度等,綜合考量從寬的限度和幅度。
4、明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保障和被害方權益保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有效法律幫助,應當聽取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意見。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派駐值班律師。
5、明確了審前程序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是其是否具有社會危險性的重要考慮因素。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履行告知義務,積極開展認罪教育工作。人民檢察院應當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對案件處理的意見,加強對偵查階段認罰自愿性、合法性的審查,確保犯罪嫌疑人在自愿認罪認罰的基礎上簽署具結書。
-
檢察院辦理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案件怎么做
420人看過
-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檢察院怎樣提出量刑建議
306人看過
-
認罪認罰案件,檢察院怎樣聽取值班律師意見
182人看過
-
辯護人意見能否影響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
405人看過
-
嫌疑人不認罪,檢察院怎么處理
181人看過
-
犯罪嫌疑人承認了幫信罪檢察院起訴嗎?
255人看過
辯護人指的是接受被告人委托或者經(jīng)由人民法院指定,來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過行使辯護權來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辯護人可以是律師,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工作單位推薦的人,也可以是其親友、監(jiān)護人。但如果是指定辯護的只能是律師。... 更多>
-
檢察院監(jiān)聽的人是犯罪嫌疑人的電話嗎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5-28檢察院只有在已經(jīng)立案并且進入偵查階段的時候會監(jiān)聽嫌疑人的電話。且一般在偵查重大職務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下,經(jīng)請示上級有關部門同意,才能采取特殊偵查手段。有時也會商請公安機關對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采取電子監(jiān)聽,不是所有的涉案嫌疑人都被監(jiān)聽通訊工具的。
-
犯罪嫌疑人在檢察院會見違法嫌疑人是否需要批準?貴州在線咨詢 2022-05-08《看守所條例》第三十四條人犯與其居住在境內(nèi)的近親屬通信,須經(jīng)辦案機關同意,要求會見的須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的主管局、處長批準。人犯與其居住在、澳門、臺灣的近親屬以及外國近親屬會見、通信,或者外國籍人犯與其近親屬、監(jiān)護人及其所屬國駐華使、領館人員會見、與外國通信,均須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或者國家安全廳、局批準。第三十五條會見人犯,每月不許超過一次,每次不得超過半小時,每次會見
-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應當西藏在線咨詢 2023-01-28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提出量刑建議前,應當充分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盡量協(xié)商一致。
-
檢察院認定嫌疑人有罪,為什么不逮捕嫌疑人?山西在線咨詢 2022-10-201、是可以不批準逮捕的。r2、最高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第一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r(一)不符合本規(guī)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至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逮捕條件的;r(二)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r3、最高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
-
犯罪嫌疑人檢察院筆錄不認罪能不能起訴遼寧在線咨詢 2023-01-151、如果當事人不認罪的,那么檢察院是不可以做出定罪但是不起訴的決定的,不認罪就還是要經(jīng)過偵查,尋找證據(jù),證據(jù)充分才能夠起訴。 2、如沒有口供但其他證據(jù)充分的仍可定罪;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是否構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說了算的,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有證據(jù),經(jīng)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