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立案標準如下:
1、編造恐怖信息,傳播或者放任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2、明知是他人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3、“嚴重擾亂社會秩序”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編造恐怖信息,傳播或者放任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guī)定,應認定為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
明知是他人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guī)定,應認定為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一、網絡造謠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網絡造謠根據實際行為的不同,可能會觸犯不同的罪名,則需要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具體如下:
1、可能會觸犯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可能會觸犯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可能會觸犯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不知情轉發(fā)謠言犯法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發(fā)謠言的,是不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故意轉發(fā)的,就有可能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guī)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xié)助。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量刑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罪犯
200人看過
-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司考真題答案解析
333人看過
-
認定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后會被怎樣判刑?
415人看過
-
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153人看過
-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追訴標準
304人看過
-
故意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屬于什么案件
350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疫情、恐怖活動罪量刑標準甘肅在線咨詢 2022-03-28第二百九十一條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情節(jié)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
編造和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有哪些量刑標準北京在線咨詢 2022-11-121.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準臺灣在線咨詢 2023-06-27編造并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投資者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三)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編造并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
訴訟中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如何量刑廣東在線咨詢 2023-08-28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編造恐怖信息罪立案標準山東在線咨詢 2023-08-09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應當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