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踩點犯罪預備屬于犯罪行為嗎?
屬于犯罪行為,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二、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
2.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guī)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xiàn)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jù)。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jié)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免除處罰。
對于犯罪預備行為,應當嚴格按照犯罪預備的相關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犯罪預備造成了實際的犯罪事實,或者造成了當事人人身侵害的行為,則必須按照犯罪既遂的實際量刑標準來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調查后處罰。
-
在我國預備犯是犯罪嗎,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313人看過
-
踩點犯罪預備是指什么
91人看過
-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犯罪預備階段有未遂嗎
374人看過
-
2024預備行為是否屬于犯罪
179人看過
-
踩點行為能否構成犯罪?
457人看過
-
準備恐怖犯罪不屬于犯罪預備嗎
95人看過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但這一規(guī)定內容并不是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完整定義。應當認為,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
踩點下鍋行為是犯罪預備上海在線咨詢 2022-06-09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行為人在踩點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踩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
犯罪預備和踩點算不算犯罪預備?安徽在線咨詢 2022-07-17屬于,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犯嗎?怎么規(guī)定的呢?河南在線咨詢 2023-08-09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踩點行為就是為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
-
踩點是一種犯罪預備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2-01-05屬于,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過失犯罪行為屬于犯罪預備嗎天津在線咨詢 2022-06-01不存在。過失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疏忽大意(造成了損害),一種是過于自信(以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損害),兩種都是在后果已經(jīng)成立之后,才有過失之說。也就是說,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則過失的后果(損害)不會發(fā)生,也就沒有過失。而如果有了預備,則不成立過失,就成了故意?!缎谭ā返谑鍡l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