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踩點犯罪預備屬于犯罪行為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28 21:43:41 328 人看過

一、踩點犯罪預備屬于犯罪行為嗎?

屬于犯罪行為,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二、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

2.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guī)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xiàn)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jù)。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jié)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免除處罰。

對于犯罪預備行為,應當嚴格按照犯罪預備的相關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犯罪預備造成了實際的犯罪事實,或者造成了當事人人身侵害的行為,則必須按照犯罪既遂的實際量刑標準來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調查后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17日 15:40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犯罪預備相關文章
  • 不法分子蹲點屬于犯罪預備嗎?
    一、蹲點屬于犯罪預備嗎?蹲點屬于犯罪準備階段,為接下來的犯罪做工作,屬于犯罪預備。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jù)。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5、出發(fā)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二、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
    2023-06-20
    296人看過
  • 合謀屬于犯罪預備嗎
    合謀屬于犯罪預備。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犯罪預備行為最常見的形式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槍彈、刀棒、毒藥、繩索等;(2)用以破壞、分離犯罪對象物品或者破壞、排除犯罪障礙物的器械物品,如鉗剪、刀斧、鋸銼、爆炸物等;(3)專用為達到或逃離犯罪現(xiàn)場或進行犯罪活動的交通工具,如汽車、摩托車等;(4)用以排除障礙、接近犯罪對象的物品,如翻墻爬窗用的梯子或繩索等;(5)用以掩護犯罪實施或者湮滅罪證的物品,如作案時戴的面罩、作案后滅跡用的化學藥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復雜性可以反映出預備行為不同的危害程度。所謂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于犯罪的需要。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這類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
    2023-06-03
    331人看過
  • 犯罪預備行為應當如何定性,犯罪預備算犯罪嗎
    一、犯罪預備行為應當如何定性(一)有犯罪預備行為即有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常見的預備行為有5種:1、準備工具;2、練習犯罪的手段,比如說,為了扒竊,練習扒竊的技能;3、進行犯罪前的調查,比如說,盜竊之前的踩點,殺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況;4、排除實行犯罪的障礙,比如說,要盜竊、搶劫的時候先把人家的狗給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為了實施某種犯罪而組織犯罪集團,這種組織、參加犯罪集團的行為也是犯罪的一個預備行為,比如說,為了盜竊和搶劫而勾結共犯或者組織犯罪集團就是盜竊、搶劫的預備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屬于實行行為。因為這兩種犯罪集團是刑法分則直接禁止的犯罪行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體常見的預備行為。因為關于預備行為,刑法分則是沒有具體規(guī)定的,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都是實行行為。所以說,對犯罪預備行為一般掌握只有根據(jù)上述的歸納總結。(二)具有
    2023-02-27
    194人看過
  • 籌集犯罪資金屬不屬于犯罪預備
    一、籌集犯罪資金屬不屬于犯罪預備是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I集犯罪資金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所以,籌集犯罪資金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有兩種類型:1、為犯罪準備工具。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尋、購買等多種方式,其目的是為犯罪準備最合手、適用的工具。如為殺人而購買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為盜竊準備撬壓工具、攀登工具等,為投毒購買毒藥等均屬為犯罪準備工具。2、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是指除為犯罪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準備活動,如踩點、跟蹤、了解、掌握犯罪對象的活動規(guī)律,確定最佳地點和最佳時間,籌集資金、學習攀登、搏斗、誘騙等技巧,均屬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二、犯罪預備怎么判犯罪預備的判刑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對法益的侵犯小于既遂犯,故對于預備犯,可以比
    2023-06-11
    61人看過
  • 盜竊罪踩點算預備么
    法律綜合知識
    在盜竊罪中,犯罪嫌疑人所進行的踩點行為,一般情況下都會被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的一部分。而所謂犯罪預備,則意味著嫌犯有計劃地為實施犯罪活動做準備工作,包括準備必要的作案工具以及制造適宜的犯罪環(huán)境。踩點作為盜竊犯罪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對被盜地點進行詳細的調查與規(guī)劃,以便為接下來的盜竊行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例如來說,通過踩點,犯罪嫌疑人能夠掌握被盜場所內人員的活動規(guī)律、安全防范措施等關鍵信息,從而為后續(xù)的盜竊行為提供更為便捷的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024-08-13
    71人看過
  • 犯罪行為包括預備行為嗎
    是犯罪,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二)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三)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于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犯罪行為的特征是什么犯罪行為是犯罪人所實施的違反刑法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犯罪行為的特征是指:(一)主體性,行為的主體性涉及行為主體的問題,它揭示了行為是人的行為,將一定的行為歸屬于人
    2023-02-26
    311人看過
  •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嗎
    一、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嗎?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2、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guī)定為兩種情況: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xiàn)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二、從輕處罰的情形1
    2023-06-03
    202人看過
  • 犯罪預備屬于犯罪過程中嗎會判刑嗎
    一、犯罪預備屬于犯罪過程中嗎(1)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式對犯罪意圖的單純表露。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xiàn)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chuàng)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兩種類似于犯意表示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犯意表示而應以犯罪論處:一是某些具體犯罪的構成中所包含的口頭或書面語言形式的實行行為。如侮辱罪、誹謗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語行為,作為強奸罪、搶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為的威脅性語言。這些特定的語言在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屬于犯罪的實行行為,具備這些語言不但構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預備,而是已經(jīng)實行犯罪的其他犯罪形態(tài)
    2024-01-26
    345人看過
  • 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定罪嗎
    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構成犯罪。犯罪預備的意思就是為了著手實施犯罪行為做準備,也就是還沒有進行犯罪行為,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能減輕處罰的情形包括什么能減輕處罰的情形:1、特殊主體。(1)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的,在量刑時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完全喪失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其實施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犯罪預備、中止或未遂。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二、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是什么?(一)發(fā)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fā)生在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
    2023-04-04
    178人看過
  • 行為人犯罪預備也是罪嗎?
    一、行為人犯罪預備也是罪嗎?是犯罪,因為其是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于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二、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有
    2023-04-28
    417人看過
  • 出發(fā)在路屬于犯罪預備嗎
    出發(fā)在路屬于犯罪預備。行為人在犯罪階段上主觀方面應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應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一、幫助犯可以構成犯罪預備嗎?可以。幫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對于實行犯而言,指在他人產(chǎn)生犯罪決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質幫助等方式故意幫助他人實施犯罪,或為他人實施犯罪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而自己不直接實行犯罪。犯罪預備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二、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的主要區(qū)別有哪些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
    2023-03-27
    430人看過
  • 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屬于犯罪中止嗎?
    屬于犯罪中止,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情形。犯罪預備行為表現(xiàn)為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爸圃鞐l件”在司法實踐中具體表現(xiàn)為調查犯罪場所與被害人行蹤、出發(fā)前往犯罪地點或者守侯被害人的到來、誘騙被害人前往犯罪場所、事先清楚實行犯罪的障礙、勾引他人參加犯罪等等。犯罪預備階段存在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兩種停止形態(tài)。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犯罪行為未著手,是犯罪預備。主觀放棄而未著手,是犯罪中止。中止可以成立于犯罪的各個階段,有些犯罪還可以發(fā)生在既遂之后?!缎谭ā返诙臈l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一、犯罪終止和犯罪未遂區(qū)別是什么1、發(fā)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fā)生在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
    2023-03-10
    59人看過
  • 預備犯罪中止是否屬于犯罪范疇?
    算犯罪。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是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二是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xù)實施犯罪。當出現(xiàn)了以上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的中止標志著犯罪人實行對應犯罪的犯意消滅,但是犯罪人并不當然停止犯罪,在一種犯罪預備階段發(fā)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會發(fā)生另一種犯罪預備。如何界定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1、行為人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著手實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屬于預備形態(tài)的中止。當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中止犯罪行為的,是犯罪實行形態(tài)的中止。例如甲攜帶兇器去殺乙,路上遇到幾名治安聯(lián)防隊員,治安聯(lián)防隊員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來,甲內心悔悟,打消了殺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著手實行殺人行為。甲的行為構成預備階段的中止。2、實行階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
    2023-07-04
    329人看過
  • "為何犯罪預備被視為犯罪"
    犯罪預備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有什么不同?預備犯罪跟犯罪預備的區(qū)別: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2023-07-07
    303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但這一規(guī)定內容并不是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完整定義。應當認為,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預備
    相關咨詢
    • 踩點下鍋行為是犯罪預備
      上海在線咨詢 2022-06-09
      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行為人在踩點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踩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 犯罪預備和踩點算不算犯罪預備?
      安徽在線咨詢 2022-07-17
      屬于,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犯嗎?怎么規(guī)定的呢?
      河南在線咨詢 2023-08-09
      踩點行為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踩點行為就是為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
    • 踩點是一種犯罪預備嗎
      遼寧在線咨詢 2022-01-05
      屬于,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過失犯罪行為屬于犯罪預備嗎
      天津在線咨詢 2022-06-01
      不存在。過失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疏忽大意(造成了損害),一種是過于自信(以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損害),兩種都是在后果已經(jīng)成立之后,才有過失之說。也就是說,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則過失的后果(損害)不會發(fā)生,也就沒有過失。而如果有了預備,則不成立過失,就成了故意?!缎谭ā返谑鍡l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