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
(1)適用的范圍不同。合同詐騙罪不僅適用于合同訂立階段,也適用于合同履行階段。而合同欺詐僅適用于訂立合同階段。
(2)主觀故意有所不同。詐騙罪在主觀上必須以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為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無資格訂立合同、無履行合同能力等而故意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誘騙對方當事人與之簽訂或者履行合同,以達到騙取、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而在一般的合同欺詐中,行為人采取欺騙手法許多情況下并不是以騙取、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為目的。與一般合同欺詐相比,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大。
(3)客觀后果不同。合同詐騙罪必須以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為構成要件,如果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但騙取的財物未到達數(shù)額較大的程度,則不以合同詐騙罪論處,而以一般合同欺詐處理。
兩者在產生的法律后果上也有區(qū)別:詐騙罪中的合同應作為無效合同處理;而一般欺詐中的合同,除了損害國家利益的外,一般作為可撤銷的合同對待。
因一般合同欺詐引起的糾紛屬于合同糾紛,而合同詐騙罪則屬于刑事犯罪。
一、合伙合同糾紛與個人經濟糾紛區(qū)別是什么
合伙合同糾紛與個人經濟糾紛區(qū)別是內容不同前者是因為合伙合同發(fā)生的一些矛盾所產生的糾紛,但是后者的話的產生的原因和內容是比較廣泛的。合伙合同糾紛與個人經濟糾紛區(qū)別:
1、行為人簽定合伙合同時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是否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
3、合伙合同糾紛在合同的主要內容上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數(shù)額較大的或次數(shù)較多;經濟合同糾紛是在合同上弄虛作假,其所騙取的公私財物數(shù)額通常是較小。所謂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各種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與一般的合同糾紛的區(qū)別,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甄別:
(一)根據(jù)我國刑法列舉的合同詐騙罪的五種表現(xiàn)形式可以看出,下列情形屬于合同詐騙罪: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這種形式主要是通過偽造、盜取單位公章、介紹信、合同章與他人簽訂合同,或使用作廢的合同書、介紹信與他人簽訂合同,以達到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或履行合同。這種情況一般是以小騙大、放長線釣大魚。
4、收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貸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匿的。這里一般要求行為人有主動躲藏的行為。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的。
(二)以是否有實際履行能力,來區(qū)分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
如果個人或單位企業(yè)明知自己并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采取欺騙的手段騙取財物的,以合同詐騙罪論。
如果個人或單位有部分履行能力,只是夸大或事后由于某種原因造成后來合同無法履行的,按照經濟合同糾紛處理。
(三)從實踐中區(qū)分合同詐騙罪與經濟合同糾紛。
1、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欺詐行為。認定為合同欺詐行為主要看行為人采取欺詐行為的目的是否以欺詐他人錢財為目的,并且要考慮到詐騙行為與合同未實際履行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2、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或簽訂合同后無實際履行能力。
3、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原因。
-
締約過失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
72人看過
-
惡意違約和合同詐騙的區(qū)別
297人看過
-
糧食購銷中的合同詐騙罪與合同違約的區(qū)別是什么
326人看過
-
合同違約和合同欺詐區(qū)別
263人看過
-
民事違約與合同詐騙
410人看過
-
合同違約與合同侵權區(qū)別是
75人看過
合同詐騙也屬于詐騙罪的一種,我國法律規(guī)定了定罪數(shù)額,只有數(shù)額達到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詐騙罪,法院才會定罪處罰,詐騙數(shù)額有三個標準,數(shù)額較大,指個人詐騙公私財物三千元以上;數(shù)額巨大,指個人詐騙公私財物三萬元以上;數(shù)額特別巨大,指個人詐... 更多>
-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有區(qū)別嗎?區(qū)別在哪里?新疆在線咨詢 2022-07-25合同糾紛,是指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合同糾紛,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而合同詐騙罪,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其侵犯的是財產所有權。兩者區(qū)分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或騙子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虛設擔保固然是合同詐騙的種手段,但不能據(jù)此認為凡是虛構擔
-
合同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解除合同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08-191、合同解除的前提條件是合同有效。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談不上解除問題。 2、合同解除后,當事人的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合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3、合同解除后,當事人能否主張違約責任應分情況而定。當事人就合同解除達成的協(xié)議屬于當事人對原合同解除相關事宜而簽訂的新的合同,是對原合同權利
-
違約和詐騙的區(qū)別海南在線咨詢 2022-08-15區(qū)別如下: 1、欺詐屬于民事行為,民事欺詐行為一般來講是用夸大事實或虛構部分事實的辦法,借以創(chuàng)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好的消費欺詐行為。 2、《刑法》對詐騙罪目的規(guī)定的很明確,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體來說是行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價或做出任何勞務,即取得對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財物。民事欺詐雖然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虛
-
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的區(qū)別有哪些, 合同詐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別有哪些山東在線咨詢 2022-03-09一、合同詐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別從本質上看,合同詐騙罪也是一種具體的詐騙犯罪,其與詐騙罪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它們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侵犯的客體不同。詐騙罪只侵犯財產所有權,是單一客體,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又侵犯合同行為管理制度。(二)犯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不盡相同。詐騙罪可以表現(xiàn)為虛構任何事實或隱瞞真相,以騙取財物;本罪只是在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因而欺詐手段有特定范圍的特
-
詐騙與的區(qū)別,與詐騙罪的區(qū)別云南在線咨詢 2022-10-26一、貸款詐騙與借貸糾紛的區(qū)別1、若發(fā)生了到期不還的結果,還要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實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對此是否清楚。如無法履約這一點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還,也不應認定為詐騙貸款罪而應以借貸糾紛處理。2、要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后,是否積極將貸款用于借貸合同所規(guī)定的用途。盡管到期后行為人無法償還,但如果貸款確實被用于所規(guī)定的項目,一般也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詐騙貸款的故意,不應以本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