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審判泄密的概念,首先必須先明確何謂審判秘密。所謂審判秘密是指按照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在審判活動中不宜或不應為他人公開的內容,具體包括審判委員會筆錄、合議庭筆錄、院庭領導的批閱意見、涉案個人隱私和商業(yè)秘密、案件收結案統(tǒng)計情況、案件排期情況、庭審動態(tài)等。而審判泄密就是指以上內容通過不適當?shù)耐緩綖椴灰嘶虿粦さ娜怂馈?/p>
按照其所處的審判階段的不同,審判泄密有以下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有關人員違反規(guī)定攜帶案卷外出或隨意放置、保管不慎致案卷材料遺失;將有密級的信息、材料隨意傳閱、復制,擴大知曉范圍;將案卷或訴訟材料借給無閱卷權的人員觀閱;案件尚未審結即向新聞媒介透露案件的審理情況;將未經(jīng)宣判的案件的合議庭評議意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具體內容或法律文書原本等透露給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在調查階段將證人證言、某一當事人的供述情況等傳遞給相關的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或其他人;將法院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強制措施、財產(chǎn)扣押等決定提前透露給相關人員;泄露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商業(yè)秘密等等。
審判泄密的形式多種多樣,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有些案件涉及到個人的隱私或商業(yè)秘密等內容,當事人本不愿或不想為社會公眾所知曉,如果這些內容泄露出去,便會造成當事人名譽之損害或是應有利益之損失,不利于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2、嚴重影響了人民法院執(zhí)法的公正性。
法律最終的理念是公平與正義,人民群眾把案件糾紛交給人民法院裁決,也是為了能夠找到第三方公平誠實地去判斷誰是誰非以及責任的歸屬問題,而公平與正義也是對一個法官最嚴肅、最基本的要求,但審判泄密明顯有悖于公平與正義。對于案件的雙方當事人來說,對于同一案件事實,提早獲悉的一方必然比另一方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收集資料和證據(jù),也會給當事人規(guī)避法律、逃避制裁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對于另一方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而這種獲悉案件情況的同時性應該是雙方當事人權利平等的應有之意,沒有權利的平等,又從何保障審判結果的公正?
3、審判泄密不利于辦案人員的權益保護。
在案件的操作過程中,有些內容是不宜向當事人或社會公眾公開的,如合議庭評議意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等,這些內容一旦泄露,小則會被不明理、不懂法的當事人糾纏,大則難免會有人身甚至是生命的危險。
4、審判泄密有礙于法院的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
在某些情況下,泄密人之所以泄密,無非是接受了當事人的一些本不應接受的利益,從一己之利出發(fā)或是為了人情和關系而為之。審判泄密容易導致審判人員濫用職權,故意偏袒一方當事人,枉法裁判,索賄受賄,從而滋生司法腐敗,妨礙司法公正,不利于法院的廉政作風建設和隊伍素質的提高。
-
商業(yè)機密泄露罪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領域
150人看過
-
探究抽逃注冊資金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危害
406人看過
-
高校舞弊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審計
51人看過
-
離婚種類及其表現(xiàn)形式
54人看過
-
招標投標中串通的表現(xiàn)方式及其危害分析。
74人看過
-
法律責任的種類及其表現(xiàn)形式
168人看過
審判委員會是按照所謂“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各級法院內部設立的機構,它的職責是“總結審判經(jīng)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審判委員會審理案件的范圍,主要是審理重大、復雜、疑難案件,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擬判處被告人死刑... 更多>
-
企業(yè)逃債的表現(xiàn)形式及危害后果江西在線咨詢 2022-02-151.對企業(yè)有效資產(chǎn)先行剝離后另組企業(yè),并洗凈、割斷新組企與原企業(yè)的法律關聯(lián),以附帶不良資產(chǎn)的企業(yè)申請破產(chǎn),逃廢企業(yè)債務。 2.對企業(yè)資產(chǎn)隱匿、私分或向關聯(lián)企業(yè)無償轉讓、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chǎn),以空殼企業(yè)申請破產(chǎn),逃廢原企業(yè)債務。 3.對未到期債務提前清償,使進入破產(chǎn)程序后的其他債權人無受償可能,從而逃廢某些債務。 4,無正當理由放棄債權,人為減少破產(chǎn)財產(chǎn),從而逃避某些債務。 5.設定虛假擔保,損害某些
-
醉駕的危害及其表現(xiàn)有哪些遼寧在線咨詢 2022-08-07就是立功的事實材料寫清楚就可以以,有立功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重大立功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依據(jù):兩高《量刑指導意見》規(guī)定:“對于立功情節(jié),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shù)、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
-
搶劫罪的行為方式及其危害的表現(xiàn)有哪些西藏在線咨詢 2022-01-31刑法第263條: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的身體實行打擊或者強制。較為常見的是有毆打、捆綁、禁閉。傷害,直至殺害。這里的脅迫,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以立即實施暴力相威脅,實行精神強制,使被害人恐懼而不敢反抗,被迫當場交出財物或任財物被劫走。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為人實施暴力、脅迫方法以外的其他
-
債務重組的定義及其表現(xiàn)形式四川在線咨詢 2022-03-14一、債務重組的定義及其表現(xiàn)形式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的定義,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xié)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也就是說,不論形式如何,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償還條件不同于原協(xié)議,均作為債務重組。債務重組的特點是債權人作出讓步,承擔債務重組損失。債務重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收回債權或提高債權的安全度。債務重組分為持續(xù)經(jīng)營條件下的債務重組
-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危害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28一、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中國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1、危及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2、危及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 3、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