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關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yè)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yè)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y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yè)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如下: 1、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尚未履行的義務,終止履行; 2、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3、合同解除不影響合同中有關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上蓋人事專用章是有法律效應的,不一定非要蓋公司公章。 一般都是蓋單位人事章的,并具有法律效應,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要入離職員工檔案的,離職員工也可以拿著這個去社保中心,申請失業(yè)救助金。
-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登報公告宣布解除合同有法律效力,但又有前提條件。即無法完成書面送達,或雖然可以書面送達但對方拒收的。此時登報公告視為送達。 當事人一方依照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
2020.11.30 265 -
勞動者不可抗力解除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不可抗力解除勞動合同是法定情形。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fā)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戰(zhàn)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2021.04.19 191 -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解除方無過失性的,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對方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過錯的,解除方可以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020.04.02 125
-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的法律效力
1、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強制性;2、只要雙方在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上簽字,就可以認為雙方同意解除勞動合同,即使用詞不規(guī)范,但在勞動仲裁過程中,不會因為用詞不規(guī)范而被認定為解除勞動合同;3
2021-12-01 15,340 -
不可抗力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不可抗力解除勞動合同是法定情形。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
2022-07-11 15,340 -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7條,38條對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勞動者如要解除勞動合同,除通過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后解除和依法行使即時解除權以及第38條最后一款無需通知用人單位直接解除合同外,
2022-04-24 15,340 -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法律效力
若勞動者要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有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
2022-04-02 15,340
-
01:52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下: 1、合同解除后,還沒有未履行的,需要終止。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將來履行相接受履行的義務; 2、合同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
720 2022.08.30 -
01:06
登報解除合同有法律效力嗎登報解除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確有合同糾紛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解除合同一般需要由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解除才算合法解除,如果一方有違約情形,另一方還可以讓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具體來說,有下列情形的,當事人可
1,877 2022.04.15 -
01:23
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效果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效果如下: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1,2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