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簽訂一個月是否就是正式員工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若合同內(nèi)部有規(guī)定試用期的,試用期過了才是正式員工,若無約定試用期,則簽訂勞動合同后即是正式員工。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quán)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xié)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期限在三個月以上的,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就是說,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能夠約定試用期的最低起點是三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這是針對用人單位不分情況,一律將試用期約定為六個月,勞動合同法的具體措施。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不是,簽了勞動合同僅代表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并不代表就是正式員工,公司跟你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可能有試用期約定,試用期滿前或期滿時能否轉(zhuǎn)正取決于勞動者在試用期的表現(xiàn)是否符合錄用條件。
-
簽了勞動合同就一定是正式員工嗎
簽了勞動合同僅代表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并不代表就是正式員工,公司跟你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可能有試用期約定,試用期滿前或期滿時能否轉(zhuǎn)正取決于勞動者在試用期的表現(xiàn)是否符合錄用條件。
2020.10.30 259 -
簽了勞動合同就是正式員工嗎
簽了勞動合同但約定試用期的,不是正式工。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和無固定期限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2020.10.17 293 -
這樣簽了勞動合同就是正式員工嗎
簽了勞動合同但約定試用期的,不是正式工。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和無固定期限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2020.02.27 144
-
勞動合同簽訂后一個月才簽正式合同是否是正式員工
若合同內(nèi)部有規(guī)定試用期的,試用期過了才是正式員工,若無約定試用期,則簽訂勞動合同后即是正式員工。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quán)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
2022-04-15 15,340 -
已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就是正式員工了
簽訂勞動合同但約定試用期的,不是正式工人。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三年以上、無固定期限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2022-01-05 15,340 -
勞動合同簽三個月是不是就是正式
司如果規(guī)定試用期三個月的,三個月期滿自動算正式員工。如果有規(guī)定的,在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情形下按規(guī)定執(zhí)行。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
2022-01-26 15,340 -
沒簽勞動合同是否就一個月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一個月內(nèi)未簽勞動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補償,一個月內(nèi)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xié)商簽訂勞動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用人單
2022-04-14 15,340
-
00:58
入職兩個月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入職兩個月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單位要從用工滿1個月的第二天,到滿一年的前一天,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需要從用工那天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沒有跟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那么需要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并且需要跟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
6,491 2022.05.11 -
01:21
建設工程合同的簽訂方式是什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789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該條中“應當”一詞表明,建設工程合同的簽訂只能采取書面形式。而根據(jù)《民法典》第469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guī)定,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等可以有形地表
1,400 2022.04.15 -
00:59
個人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個人與公司簽訂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況討論。首先,個人與公司簽訂的合同,需要滿足以下的條件,才能夠發(fā)生基礎的法律效力:1、簽訂合同的當事人都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合同的內(nèi)容符合雙方的真實意愿,并不存在欺詐或者脅迫的情形;3、
2,0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