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給員工發(fā)的離職通知金為什么不批?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如果員工在合同期內沒有提前30天通知單位,如何解決? 1、根據(jù)新的《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如果員工沒有提前30天,企業(yè)不能按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追究代通知金,但可以要求員工承擔相應的賠償金。賠償金包括公司聘用、培訓這個員工發(fā)生的費用以及因為該員工未提前30天提出離職給公司造成的的直接經濟損失。所以公司也是完全可以用這一點來約束員工的。另外也可以告訴員工,如果沒有交接工作,公司有權追究其新雇主責任的權利。2、至于員工提出離職之后是否一定要30天后才離職這個不一定,因為這30天是公司的權利,公司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所以如果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后,如果公司認為工作可以應付得當,可以要求其隨時離職,也可以要求其30天后離職。3、這種離職狀況公司需要出具一份《離職證明》說明其是自動離職的,同時保留其寫的《辭職信》,合同不需要收回而且也不合法。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工辭職公司不批,員工離職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30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是在試用期的,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如果用人單位未及時繳納社保、支付勞動報酬、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
公司給員工的高溫費為什么不給發(fā)
企業(yè)對員工的高溫費不發(fā),屬于勞動爭議,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向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調解不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向人
2020.11.13 160 -
員工離職公司不給批準怎么處理
員工離職公司不給批準的處理方法如下: 1、如果是提前30天向單位發(fā)出了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書,即使單位領導不簽字批準,申請人也可以在30天以后離開原單位; 2、單位不依法履行相關手續(xù),可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3、也可以申請勞動保障監(jiān)察,
2022.04.25 741 -
-
公司離職給員工代通知金嗎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
2022-04-10 15,340 -
員工離職公司不給批怎么辦
工辭職公司不批,員工離職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30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是在試用期的,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如果用人單位未及時繳納社保、支付勞動報酬、提供
2021-12-15 15,340 -
員工離職公司不給批準怎么辦
工資不給,協(xié)商不成,可向勞動局投訴,員工提前三十天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無需單位批準。如果已經交了辭職書單位不批,你現(xiàn)在要做的是(如果還沒有寫直接從第二步做起):第一,盡快想辦法要回你之前遞交的辭職
2022-02-02 15,340 -
公司不提前通知離職,員工給公司怎么賠償
1、公司未提前通知,你可以得到一個月工資的補償; 2、你可以根據(jù)你在該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半年的發(fā)半個月,超過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
2022-04-24 15,340
-
00:51
離職公司拖欠工資不發(fā)怎么辦離職公司拖欠工資不發(fā),可以首先與單位協(xié)商。其次可以到勞動監(jiān)察部門舉報。舉報有兩種,一種上門舉報,到勞動監(jiān)察大隊去舉報,一種是通過電話、書信等方面舉報。勞動行政部門會對公司進行調查,處罰,責令公司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有權責令用人單
2,016 2022.05.11 -
00:55
公司不批準離職申請怎么辦公司不批準離職申請,有以下的兩種解決方法: 1、員工可以先和公司進行協(xié)商; 2、協(xié)商不成的,那么員工可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3、員工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的,那么申請勞動保障監(jiān)察,要求公司履行法定義務。 一般情況下,勞動者需要提前三十天,通過書
4,274 2022.05.11 -
01:02
公司裁員不發(fā)工資怎么辦公司裁員不發(fā)工資的,勞動者可以請求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具體來說,勞動報酬低于當?shù)刈畹凸藴实?,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惡意拖欠工資,逾期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應按應付金,即所有的應付金額,包括被罰
2,33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