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中名字錯誤的法律救濟途徑是什么?有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一)降低門檻,法官全面、細致的審查案情 1、立案時降低門檻,嚴格實行立案登記制 在當事人持著名字書寫錯誤的借條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法院就應當登記立案,給予當事人進入訴訟程序的機會,并闡明訴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讓當事人對訴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2、法庭審理中,法官應利用經驗法則,全面、客觀的審查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四條:“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遵循法官職業(yè)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并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法官在審理這類糾紛時要全面、客觀的審查案件。當借貸關系出現爭議時,法官應全面的審查案件,了解借貸雙方的真實情況,特別是在大額借貸中,應了解出借人的收入狀況,是否有能力提供借款;通過對借款人的筆跡鑒定,確認是否是借款人出具的借條,以全面、辯證、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證據,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二)出借人承擔舉證責任,需證明兩個姓名為同一人,以證明雙方借貸關系的存在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交付借款的舉證責任應當由原告承擔。出借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當借條中一方當事人的名字與其身份證上的姓名不一致時,出借人就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這兩個姓名為同一人。 當借條名字與借款人的實際名字不一致時,如果借條名字是借款人的曾用名、小名,可通過借款人所在派出所、居(村)委會出具一張證明,證明此人即是彼人。如果有見證人在場,出借人可以找見證人作證,以證明這兩個姓名是同一人,以此來認定借貸關系的存在。若沒有見證人,借款人又不承認借貸關系的存在,法院受理后,原告可申請筆跡鑒定,證明此借條的簽名出自借款人之手,以證明借條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 (三)出借人可以實際履行的憑證來證明與借款人的借貸關系 除借據外,還必須有實際交付借款的行為,合同才能生效。借條僅是合同成立的依據,合同生效與否需要原告繼續(xù)舉證,因此原告應當就其向被告交付了錢款舉證,在借貸關系中,最好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來交付,當發(fā)生糾紛時,可以銀行轉賬憑證來證明這借貸合同的成立;也可要求朋友作為見證人,以證明借貸關系的實現。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在當事人持著名字書寫錯誤的借條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需要出借人承擔舉證責任,需證明兩個姓名為同一人,以證明雙方借貸關系的存在。法院就應當登記立案,給予當事人進入訴訟程序的機會,并闡明訴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讓當事人對訴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法律救濟途徑有以下途徑: 1、訴訟渠道:訴訟救濟,也稱司法救濟,是指相對人就特定的侵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救濟,人民法院依法對糾紛做出公正裁決,為相對人提供救濟。 2、非訴訟渠道:行政救濟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訴和行政復審制度;其他救濟渠道。
-
法律救濟途徑有哪三種
1、訴訟渠道:訴訟救濟,也稱司法救濟,是指相對人就特定的侵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救濟,人民法院依法對糾紛做出公正裁決,為相對人提供救濟。 2、非訴訟渠道:行政救濟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訴和行政復審制度;其他救濟渠道。
2020.01.29 2,380 -
工傷的救濟途徑有哪些
工傷的救濟途徑: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或者對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還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就工傷發(fā)生其他爭議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伸裁結果不服的可以提起
2020.04.23 288 -
行政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 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是與行政行為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認為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權限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由復議機關依法對被申請行政行為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的活動和制度。 行政訴
2020.12.19 935
-
《借條生效后如果出現名字錯誤有哪些法律救濟途徑
如果借如有名稱錯誤,有以下法律救濟途徑:當事人之間訂立補充協(xié)議進行說明;當事人之間協(xié)商變更;或者申請仲裁,請求仲裁機構確認變更;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訴。
2021-11-23 15,340 -
工傷的法律救濟途徑有哪些呢?
工傷糾紛的救濟途徑。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xié)商解決。 工傷糾紛的救濟途徑 (1)申請行政復議 根據有關規(guī)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
2022-04-03 15,340 -
行政處罰有哪些法律的救濟途徑
行政許可的救濟途徑有三種:1。行政許可的撤銷和行政主體的賠償,責任行政主體發(fā)現許可違法或者不當的,可以依法撤銷許可。世界各國的法律都規(guī)定了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一些國家的法律也規(guī)定了行政主體依職權撤銷
2021-12-01 15,340 -
私人雇員在作業(yè)事故中致傷的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法律救濟有哪些
私人雇員在作業(yè)事故中致傷的法律救濟法律救濟的途徑:作業(yè)事故致害賠償調整機制已發(fā)展為侵權行為法、責任保險法和社會保險法的多元調整機制,故理論上,私人雇員致害的救濟途徑應當有以上三個:1獲得責任保險賠償。
2022-01-25 15,340
-
01:27
衛(wèi)生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衛(wèi)生法律救濟的途徑有: 1、衛(wèi)生行政復議; 2、衛(wèi)生行政訴訟; 3、國家賠償。 法律救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人身權、財產權因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規(guī)定向有權受理的國家機關告訴并要求解決
7,417 2022.05.11 -
01:08
法律救濟途徑法律救濟途徑,具體如下: 1、行政復議。一般是指,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
4,386 2022.04.17 -
00:56
不服再審判決的救濟途徑不服再審判決的救濟途徑如下: 1、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申請再審:當
4,4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