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單位工資待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在勞務派遣合同期內,勞務派遣公司成為用人主體,在對派遣員工的工資報酬、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的執(zhí)行中,能夠嚴格按國家的法律、政策進行操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受雇員工的各項合法權益。事實是這樣的嗎有的勞務派遣用工不僅沒有緩解就業(yè)壓力,反而減少了勞動者的收入,嚴重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為了規(guī)避其作為用人單位應承擔的相應責任,阻礙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有的用人單位把本單位職工分流到新組建的勞務派遣組織,再由派遣組織重新派遣到原單位的原崗位工作,而工資福利待遇卻與原來的待遇相差甚遠。 3、勞務派遣將被牽線的人員全部收歸為勞務派遣組織的職工,實際上是為勞務派遣組織提供財源,達到其對被派遣人員長期收取管理費的目的。 4、新《勞動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而像有些有年復一年地在這家單位工作,顯然不符“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那么,其按“勞務派遣”來用工顯然是違法的,是徹頭徹尾的“逃避”而非“規(guī)避”。而現(xiàn)在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機關事業(yè)單位,都存在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的現(xiàn)象,只能說明勞動法成了擺設。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勞務派遣合同工資待遇
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本不得少于50萬。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的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派遣的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派遣單位應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xié)議支
2020.09.09 389 -
勞務派遣工的待遇能轉正到單位嗎?
現(xiàn)行法律對此沒有對勞務派遣工作出相關規(guī)定,能否轉正只得依據(jù)用工單位的公司制度而決定。因為勞務派遣工是與原用人單位的簽訂的勞動合同,與現(xiàn)用工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而如果要轉正就必須要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才可能轉正。
2020.10.30 168 -
勞務派遣者工資待遇如何
勞務派遣人員的工資待遇由用工單位提供支付,勞務派遣者一般是同工同酬。用工單位無同崗位其他勞動者,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另外也可以自己約定,約定的內容要符合前面的規(guī)定。
2020.03.11 177
-
勞務派遣工資待遇
我是一名三線轉移的國有企業(yè)員工,我們公司宣布破產,前幾年公司為了上市,將我們剝離,成立了新的全資子公司,但是子公司的財務.人事權還是由總公司管理。我們的勞動合同是與總公司簽定的,新公司成立后沒有重新簽
2022-03-20 15,340 -
勞務派遣工工資待遇
目前勞務派遣領域中對勞務派遣工有身份歧視的問題比較突出,集中體現(xiàn)為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工雖從事相同的工作但工資待遇相差較大。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新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同工同酬,派遣工的待遇不得低于企
2022-04-01 15,340 -
勞務派遣者工資待遇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用工單位無同類崗
2023-02-20 15,340 -
勞務派遣工傷工資待遇
參照《工傷保險條列》,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這就是勞務派遣工傷工資待遇
2022-07-04 15,340
-
00:56
勞務派遣不給發(fā)工資怎么辦勞務派遣不給發(fā)工資的,可以申請支付令。用人單位未按時發(fā)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去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發(fā)出支付令后,用人單位應當在十五日內向勞動者發(fā)放工資,在法定期限內容未履行義務,又不提出異議的,勞動者可以依據(jù)支付令去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3,055 2022.05.11 -
01:11
勞務派遣辦理勞務派遣辦理流程如下: 1、用工單位提供崗位需求信息; 2、勞務派遣組織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xié)議; 3、勞務派遣組織發(fā)布信息,推介職位,招募人才; 4、勞務派遣組織與被派遣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并組織被派遣人員崗前培訓; 5、被派遣
2,172 2022.04.18 -
00:55
勞務派遣工傷怎么處理勞務派遣人員工傷的處理程序,一般有以下的三個步驟,具體如下: 1、及時送醫(yī)院治療; 2、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 3、依照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支付賠償金。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要從事故傷害發(fā)生那天起的30天內,向社會保險行政
2,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