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是因為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企業(yè)拒簽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若單位不簽訂的,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jīng)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也就是說,在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表明書面通知而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承擔的罰責是被終止勞動關系,且沒有經(jīng)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支付經(jīng)濟補償。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的期間,即便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證明是勞動者原因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在終止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也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受利益驅動或其他因素影響,部分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或負責本單位勞動合同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存在為主張雙倍工資而惡意不簽訂勞動合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承擔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從公平原則講,不應直接否定此類人員未簽勞動合同時主張雙倍工資差額的權利,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該高管人員職責范圍包括管理訂立勞動合同內容的除外。而對于有證據(jù)證明高管人員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勞動合同而被拒絕的,仍可支持高管人員的二倍工資請求
-
-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該怎么辦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處理方法如下: 1、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標準支付經(jīng)濟補償; 2、如果沒有在一個月內書面通知員工終止勞動關系的,需要支付雙倍工資。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口頭通知,法律只是對于簽訂勞動合
2022.07.12 550 -
-
勞動者有權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嗎,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賠償標準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該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所以勞動者無權拒絕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解除雙方事實勞動關系,根據(jù)工作年限支付勞動者經(jīng)濟補償金即可。標準為工作1年
2022-03-22 15,340 -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辦
若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則可按照下列法條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五條: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jīng)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
2022-01-27 15,340 -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辦?
若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則可按照下列法條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五條: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jīng)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
2022-04-06 15,340 -
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后果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條第1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相關規(guī)
2022-03-12 15,340
-
01:28
公司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相關的規(guī)定,勞動者在公司上班期間,公司如果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則公司自用工當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沒有和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公司應該向勞動者支付
3,661 2022.04.17 -
00:55
如何應對故意拖延甚至惡意拒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對故意拖延甚至惡意拒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用人單位通知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而勞動者拒絕訂立的,用人單位可以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且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作為用人單位,首先應當注意留存通知勞動者簽訂勞動
1,247 2022.04.17 -
00:50
未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支付幾倍工資未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的,應當支付兩倍工資。用人單證招錄勞動者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支付兩倍工資的時間應當從用工的第二
3,1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