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簽合同怎么避免被騙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要小心哪些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要小心哪些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目前房屋中介的慣用伎倆,此外,賺取不當差價、亂收費、合同不規(guī)范、違規(guī)操作等也是不法中介使用的手法。 1、截留和騙取房屋信息除了截留房屋租賃信息外,一些中介還惡意騙取他人的房屋信息,如有的冒充大學生、留學生在報紙上刊登中介免談的租房信息,一旦有人上鉤,就將對方的信息盤問清楚后當作自己的房屋信息資源。 2、延期付款舉例子來說,目前天津市內六區(qū)二手房的平均房價是24萬元人民幣/套,一家中介企業(yè)如果有50家連鎖店,一個月成交200套房,每套房一個月就是4800萬元入賬,這筆錢如果延期付款給賣房人,不僅可以吃利息,而且還可以再投資。有的中介甚至“拆東墻補西墻”,將部分房款挪用作為員工的工資和獎金。很多中介企業(yè)的資金鏈非常脆弱,一旦出現斷裂,賣房人就有可能拿不到房款,外地就曾發(fā)生過中介企業(yè)將這筆錢卷走外逃的事情。 3、編造虛假證明騙取中介費有的中介制造虛假或不實廣告信息,欺騙或引誘消費者,其中包括虛構房源、隱瞞房屋質量問題、以次充好等。一旦消費者繳納定金和中介費后,就以種種理由推脫或不理不睬消費者,先收定金后賴賬。更有甚者,有些中介與業(yè)主串通一氣欺騙買主上鉤,等買主看了房交了傭金甚至定金后,再編造各種理由致使交易不成。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買房子時簽合同被騙了怎么辦
在買房子的過程被騙簽了合同可以依法起訴、可以要求公安處理。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合同,要求對方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情節(jié)嚴重構成合同詐騙罪的,可以依法報案進行追訴。
2021.03.30 120 -
買的房子離婚怎么避免被分割?
個人買的房子,如果是個人財產,那么是可以不用分割的。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下列情況屬于個人財產:第一,一方的婚前財產;第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第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第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第五,其他應當
2021.01.26 159 -
怎么避免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1、檢查產權證和土地證,看兩證是否齊全; 2、看清產權證是否被抵押和土地證上的土地使用年限的記載; 3、檢查房屋本身的質量,房屋是否被賣房人出租; 4、檢查房產證上的產權人姓名和賣房人的身份證上的姓名是否一致; 5、看產權證上是否有共有人,
2021.01.02 524
-
怎么避免和騙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要小心哪些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要小心哪些二手房中介的欺騙手段,目前房屋中介的慣用伎倆,此外,賺取不當差價、亂收費、合同不規(guī)范、違規(guī)操作等也是不法中介使用的手法。 1、截留和騙取房屋信息除了截留房屋租
2022-04-27 15,340 -
簽了合同怎么避免被騙
很高興為您服務,合同只能是從法律上保證,但實體上來看合同再嚴格,對方如果存心欺騙或沒有相應的實力,就可能無法實現。所以,最重要的是考察對方的信譽和實力。法律文書建議委托專業(yè)律師代書,以更好地維護您的合
2022-10-22 15,340 -
出租房屋簽合同怎么避免被騙
租房是一件很煩人、很糾結的事情,也是你接觸這個繁瑣的社會的第一步,你必須戰(zhàn)勝它,因為你走上社會后會發(fā)現,自己在社會上獨立生活需要面對的煩事遠比租房糾結的多。8.租房有時候會花你很長時間,所以一般不要等
2023-04-05 15,340 -
購房合同被騙簽字要怎么避免
一定要審查開發(fā)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有了預售證許可證,則通常開發(fā)商也具有了土地使用證、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許可證等。這是買房能否辦房產證的關鍵。購房合同被騙簽字要如何才能避免呢。一定要采用房地產
2023-07-20 15,340
-
00:55
買房網簽合同怎么簽在買房子的時候,簽合同,辦理網簽,辦理房產證,任何一個步驟都缺一不可。房屋買賣的網簽,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房屋的管理部門將房屋的買賣協議進行備案。簽訂網簽合同的第1步就是買賣雙方達成購買的意向,協商出買賣合同的內容。經過買賣雙方確認之后將合同
2,828 2022.04.15 -
01:16
房子簽合同怎么簽房屋買賣合同簽訂流程: 1、簽訂合同時,要檢查出賣人的房產證明以及有效身份證明,確認出賣人身份無誤; 2、查看是否有商品房開發(fā)的法定手續(xù),包括:立項批準、規(guī)劃許可、土地使用權證書、施工許可、商品房預售許可、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和商品房使用說明書
2,051 2022.04.17 -
01:13
簽合同被騙了怎么辦簽合同被騙了,可以向法院起訴。 一方采用欺詐、脅迫的手段,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則合同無效。 如果一方采用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到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那么將按可撤銷合同來處理。 合同在被認定為無效后,負有責任的一方,要依法承擔
2,29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