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待崗培訓期間工資規(guī)定: 1、勞動者待崗期間,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工資; 2、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3、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報酬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員工在培訓期間用人單位應該支付應給的工資,企業(yè)應當按照下要求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1、企業(yè)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2、企業(yè)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3、企業(yè)
培訓期間不發(fā)工資的,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zhí)法監(jiān)察大隊舉報。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對于用人單位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行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
員工在崗前培訓期(10天以內)被辭退的,用人單位是應當發(fā)放其工資的,如果用人單位拒絕發(fā)放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違法辭退的賠償金以及被拖欠的工資。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
培訓期間也是勞動關系的存續(xù)期間。你參加單位統(tǒng)一安排的培訓,視同在為單位提供勞動,正常工作。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你培訓期內的工資。培訓期內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根據《勞動法》
如果單位與勞動者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則培訓期間是有工資發(fā)的。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就需要按勞動合同的約定和勞動者的實際出勤天數來為其發(fā)放工資。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2、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
工傷治療期間的工資,一般會讓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發(fā)放,并且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工傷治療期間工資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傷導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即使有特殊情況允許延長,最多也只能再延長12個月。
產假是指,女職工在生育過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guī)定》,在我國女職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產假;而懷孕期間,可以享受15天的長假。產假期間女職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產前和產后來進行區(qū)分。分娩前,女職工享有15日的產
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guī)定,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在法定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間內用人單位需按有關規(guī)定支付員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所在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進行支付,但不可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病假工資計算一般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