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績效工資被扣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辭職了績效工資還能要回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當中規(guī)定的內容可以得知,用人單位不發(fā)績效工資,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投訴: 1、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局投訴。 2、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投訴。
1、雙方協(xié)商解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糾紛問題直接進行協(xié)商,這不是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xié)商,也可以不協(xié)商,完全出于自愿。但是如果感覺公司可以講道理,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單位協(xié)商要求發(fā)放自己應得的績效工資。畢竟鬧上法庭也是一件在經濟上和程序上都有一定的壓力,能協(xié)商解決更好。 2、地方申請調解。當事人就已經發(fā)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調解協(xié)議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勞動仲裁處理。如果公司態(tài)度惡劣,不愿支付勞動者應得的績效工資嗎,當事人可以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勞動訴訟解決。這一般作為最后的手段,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
-
辭職后績效工資會發(fā)嗎
會發(fā),在職工辭職后,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與職工辦理相應的解除勞動關系的手續(xù),同時對職工的績效工資、加班費等應及時的結清,否則的話用人單位除了要及時支付辭職職工相應費用外,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2020.06.11 1,668 -
工傷期間績效被扣了
工傷治療及休養(yǎng)期,合稱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
2020.10.16 541 -
績效工資扣除
績效工資扣除具體計稅辦法是: 1、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如果在發(fā)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
2021.12.12 2,008
-
績效工資被扣掉扣了
你們并沒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過績效工資,而是按照慣例在執(zhí)行績效工資的計算??冃ЧべY的計算方式,屬于內部制度。如果要對此進行調整,理論上要通過民主協(xié)商的方式確定,單位不能單方面作出調整。所以,你能夠證明你
2022-04-17 15,340 -
辭職扣績效工資合法嗎?
不合理,建議收集相關勞動關系的材料到勞動監(jiān)察部門進行投訴,或直接申請勞動仲裁。不過還要看具體情況。
2022-08-11 15,340 -
績效不合格,被公司給扣除了工資,事業(yè)職工績效工資能扣嗎
一般情況下,公司是不能隨便扣員工工資的,在特殊情況下,公司是可以扣工資的,比如公司有證據能證明因為員工的原因,給公司造成了明顯的經濟損失。 以下法條供你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
2022-07-21 15,340 -
被我公司給扣除了績效工資了績效工資怎么扣的
一、勞動合同中關于績效工資的約定 績效能不能扣除,首要的關鍵在于勞動合同中是否約定績效工資如果公司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約定了具體的績效工資標準,那么公司通過績效考核來扣除績效工資是合理合法的,如果
2022-06-30 15,340
-
00:53
完不成任務扣績效工資合法嗎完不成任務扣績效工資不合法。公司以未達到銷售業(yè)績就要扣工資是違法的。勞動者未達到業(yè)績要求,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額外的獎金或提成,但是扣勞動者的工資是違法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
14,560 2022.05.11 -
01:18
辭職了拖欠工資怎么辦若在員工離職后,公司仍拖欠著工資的,員工可以先與公司協(xié)商要求支付工資。若協(xié)商無效的,員工可以直接以離職證明、拖欠工資的相關證據,去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局申請仲裁要求返還工資。與單位確認勞動關系的事實,如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記錄等;勞動關
1,858 2022.04.17 -
01:02
辭急工扣工資標準辭急工扣工資標準,法律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按照公司內部規(guī)章制度確定。急辭工不是法律上的定義,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時間內解除合同。有合法與違法之分,應當區(qū)別情況分別對待。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
2,9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