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中的訟法, 行政訴訟法法調解原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比較(一)、關于調解:1、民事訴-訟中:(1)調解是一項基本原則,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礎上,只要案-件性質適合調解,人-民法-院均可以進行調解;(2)對離-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須首先進行調解。2、刑事訴-訟中:(1)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可以進行調解;(2)對《刑事訴-訟法》第170條前兩項規(guī)定的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3)對公-訴案-件和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自訴案-件,不適用調解。3、行政訴-訟中:(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1、民事訴-訟中:(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轄區(qū)有重大影響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如專利糾紛案-件等。2、刑事訴-訟中:(1)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2)可能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3、行政訴-訟中:(1)確認發(fā)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3)本轄區(qū)內重大、,復雜的案-件。(三)地域管轄的確定原則1、民事訴-訟中:(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例外規(guī)定;(2)民事訴-訟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轄的規(guī)定。2、刑事訴-訟中:(1)犯罪地法-院管轄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轄為輔;2)最初受理地法-院審判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審判為輔;(3)刑事訴-訟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轄的規(guī)定。3、行政訴-訟中:(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2)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提起的訴-訟,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3)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四)管轄權的轉移1、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2、刑事訴-訟中: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3、行政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干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五)審判組-織的人數(shù)1、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shù)是三人以上的單數(shù)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shù)要求。2、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shù)除了須是單數(shù)外,還要求:對于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組成,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至七人組成;對于第二審案-件,合議庭應由三至五人組成。3、行政訴-訟中: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shù)是三人以上的單數(shù)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shù)要求。六)回避申請的決定權1、民事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非審判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2、刑事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等非審判人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3、行政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非審判人員回避,由審判長決定。(七)公開審理的情形1、民事訴-訟中:(1)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2)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離-婚案-件、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2、刑事訴-訟中:(1)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以及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2)當事人提出的確屬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3)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3、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注意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在不同的訴-訟中,是應當不公開還是可以不公開。(八)申請恢復訴-訟期間的時間1、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2、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5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xù)進行應當在期滿前完成的訴-訟活動。3、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九)近親屬的范圍1、民事法-律中: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2、刑事訴-訟中: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3、行政訴-訟中: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yǎng)、贍養(yǎng)關系的親屬。(十)立案以及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期間1、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后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人。2、刑事訴-訟中:(1)公-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2)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但法-律及有關文件沒有規(guī)定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時間。3、行政訴-訟中:(1)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后,應當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者不予受理;(2)在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3)受訴法-院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裁定不予受理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上一級法-院對符合條件的案-件,應當受理。(十一)是否準許撤訴1、民事訴-訟中:在宣判前,原告自愿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也可以裁定不予準許;不準許原告撤訴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2、刑事訴-訟中:(1)公-訴案-件:在宣判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也可以裁定不予準許;(2)自訴案-件:在宣判前,自訴人出于自愿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3、行政訴-訟中:在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也可以裁定不予準許;不準許原告撤訴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十二)撤訴或按撤訴處理后能否再次起訴1、民事訴-訟中:(1)當事人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后,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2)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2、刑事訴-訟中:(1)公-訴案-件:人-民法-院裁定準許人-民檢-察院撤訴的公-訴案-件,沒有新的事實、證據(jù),人-民檢-察院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除因證據(jù)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后,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行政訴-訟中:(1)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后,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原告未按規(guī)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在按撤訴處理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內再次起訴,并依法解決訴-訟費預交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十三)第一審程序的審理期限及批準延長1、民事訴-訟中:(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2、刑事訴-訟中:(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和被告人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審理期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2)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3)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為20日。3、行政訴-訟中:(1)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2)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十四)送達判-決書的時間1、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后10日內向當事人送達判-決書。2、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行政訴訟合法原則指行政訴訟中的主體及行為是否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包括:主體是否適格,是否有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授權,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在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內等。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間指人民法院受理起訴人的起訴的最長期限。超過起訴期間的,人民法院對于該起訴申請不予受理。有合理且正當理由的可以相應延長該起訴時間。
-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
2020.11.14 138 -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起訴期限的目的,是為了促使行政訴訟當事人盡快行使訴權,通過司法審查獲得救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有助于行政機關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問題,提高行政效率,實現(xiàn)公共利益,保障社會公共秩序和法律關系的穩(wěn)定性,使公平正義及時獲得實現(xiàn)。 一
2020.01.29 212 -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
對《行政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的理解如下: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訴訟時效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不服復議決定的或者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訴訟時效為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
2020.01.22 114
-
法院行政訴訟如何調解
一、可以調解行政賠償訴訟。行政賠償訴訟是在主要法律問題已經解決,行政侵權違法行為已經確認的情況下進行的。行政機關可以與原告協(xié)商具體賠償金額。原告同意行政機關少賠償?shù)?,雙方可以通過調解解決賠償糾紛;2、
2021-10-29 15,340 -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中共同訴訟?如何理解行政訴訟中的共同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26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fā)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fā)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為共同訴訟?!惫餐V訟,是指當事人一方
2022-02-24 15,340 -
行政訴訟法院的調解原則是什么
調解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案件時,根據(jù)當事人的意愿,依法進行調解的原則。調解是結案的一種有效方式,同判決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根據(jù)規(guī)定,調解必須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進行。[1] 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案
2022-06-28 15,340 -
行政訴訟中如何調解
1、行政賠償訴訟可以調解。行政賠償訴訟是在主要法律問題已經解決,行政侵權行為的違法性業(yè)已確認的情況下進行的。行政機關對具體賠償數(shù)額問題可以與原告協(xié)商,如果原告同意行政機關少賠,則雙方可以以調解的方式解
2022-09-04 15,340
-
01:18
行政訴訟可以調解嗎我國法律規(guī)定,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行政賠償訴訟適用調解,即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之間進行協(xié)商、調和工作,促使當事人之間相互諒解,以達成賠償協(xié)議。受害人和賠償義務機關達成協(xié)議后,要制作行政賠償調解書。行政賠償調解書中需寫清楚賠償請求、案件事
3,006 2022.04.17 -
00:59
訴訟離婚法院調解嗎在訴訟離婚中,法院是會對夫妻雙方進行調解的。根據(jù)我國婚姻法有關規(guī)定,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是應當進行調解的,但是調解是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如果夫妻雙方調解無果,會進入訴訟開庭階段,由法院作出是否準許雙方離婚的判決;如果經法院調解和好,或者夫妻
2,257 2022.04.15 -
01:20
行政訴訟可以撤訴嗎行政訴訟中的撤訴分為自愿撤訴和視為撤訴。首先自愿撤訴是指:原告申請撤訴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的行為。視為撤訴有三種情形,第一是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第二是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第三是:原告未按照規(guī)
4,19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