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久后能收到勞動仲裁裁定的工資
一般為四十五天,但也可再延長十五天。勞動仲裁結果出來后,也就是仲裁裁決書下達后,在15日內,雙方不服,可以上訴至當地的人民法院,如果15日內雙方未上訴,裁決書生效,申請人可以拿著裁決書去單位執(zhí)行,如果單位拒絕支付裁決書上支持的請求,可以當當地的人民法院的執(zhí)行庭去申請強制執(zhí)行,強制執(zhí)行的時間大概6個月。
二、勞動仲裁受理范圍有哪些
勞動仲裁受理范圍有: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經濟補償或者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申請勞動仲裁流程
1.提交申請書: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并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4)申請仲裁的日期。
2.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3.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于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4.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5.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
工資要多久才能到工資局提出勞動仲裁
217人看過
-
勞動仲裁大概多久能打到工資卡里
279人看過
-
勞動能力鑒定后多久去勞動仲裁
158人看過
-
勞動仲裁機構收到仲裁申請后多久要給出答復?
186人看過
-
用人單位勞動仲裁后多久時間工資才能拿到?
307人看過
-
勞動仲裁離職后幾年能得到多少的工資
444人看過
-
勞動仲裁后,工資不發(fā),多久能提出湖北在線咨詢 2022-08-15一年,仲裁時效是一年,有勞動糾紛,離職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
-
勞動仲裁后多久能解決工資拖欠湖南在線咨詢 2022-12-14依據為《勞動仲裁調解法》第27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
-
勞動仲裁,開庭完畢之后,裁決書要多久能收到?甘肅在線咨詢 2023-02-24勞動仲裁開庭后拿到判決書的時間是: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fā)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fā)給判決書。
-
勞動仲裁申請后,要多久才可以拿到工資,多久能拿到安徽在線咨詢 2022-07-10勞動者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那么裁決書下達之日起,公司必須支付工資。不然,勞動者在裁決書下達15天內,上訴法院處理。
-
辭職后多久到勞動仲裁陜西在線咨詢 2023-07-06一年。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時效為一年。也就是說,辭職后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應該在離職一年內申請。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