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消費信用經濟,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初以建設銀行開辦個人住房信貸業(yè)務為標志就開始起步,但十幾年來,由于諸多客觀條件的制約,一直步履蹣跚,發(fā)展緩慢。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一方面我們的國民經濟需要發(fā)展消費信用來拉動內需,另一方面我們的消費者也具備了一定的超前消費實力。買方市場的出現,使我們具備了發(fā)展信用經濟的條件.1998年以來,我國消費信用經濟開始邁出新步伐,尤其是1999年3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關于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以后,商業(yè)銀行反響強烈,紛紛行動起來,消費信貸業(yè)務進入了一個較快的發(fā)展階段:
市場參與者迅速增加,業(yè)務量穩(wěn)步擴大,消費信用涉及面正由住房、一般大件商品擴展到汽車、旅游甚至高等教育。可以說當前我國消費信用經濟的市場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從市場活躍程度和參與程度、消費信貸和信貸總規(guī)模的比率以及業(yè)務品種的市場適應性來看,我國消費信用經濟發(fā)展力度還顯不夠,與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要求還有相當距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少專家認為,有消費者受傳統(tǒng)消費觀念制約的原因,也有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受傳統(tǒng)經營觀念制約的原因,還有目前消費者預期收入降低以及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筆者認為,我國消費信用經濟發(fā)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沒有跟上。
首先,消費信用經濟直接作用于生活消費領域,而生活消費的惟一主體當然是消費者。也就是說,消費信用經濟的對象就是消費者。而作為一種交易,無論消費者的相對人是誰,二者的權利義務都應是平等的。但一方面,我國的消費信用交易規(guī)則大都為商業(yè)銀行或經銷商自行格式化制訂,他們?yōu)樽约鹤畲笙薅全@利和防范不良債權都對消費者的權利大加限制,這已使雙方的權利義務失衡;而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又在公證、資金評估、抵押登記等消費信用的配套部門給個人消費設置了層層障礙,使消費者的交易成本額外增加許多,幾乎沒有獲利的預期,消費者自然對信用交易望而生畏進而卻步了!
其次,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水平直接關系到消費信用經濟的社會效應。消費信用的社會效應是一把“雙刃劍”。消費信用對消費者提供的明顯好處是“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消費者量力而貸,適度消費,在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社會財富,從而形成良性發(fā)展,促進社會經濟健康有序地運行。但是消費信用也有缺陷,消費者可能招致超過他的財力的債務。使用消費信貸的消費者也許要很長時間約束自己,限制他使用其他商品或接受其他服務的自由,他不得不承受一個高的負債率。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的消費者,可能承受不起失業(yè)、疾病等風險,從而喪失按合同履行債務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傾家蕩產,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給消費者創(chuàng)造公平、安全的交易環(huán)境,完善消費信用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是說,要提高對消費者保護的水平,消費信用才能發(fā)揮其正面的社會效應。
消費信用的分期付款銷售、信用卡交易、銀行消費信貸等形式,在我們的市場經濟活動中還是新事物,對消費者保護而言,不僅要求保護內容的擴大,而且要求消費者權利觀念的更新。我們有必要界定并保護消費者在消費信用中的權利,維護和促進消費信用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
加強商品房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必要性
282人看過
-
消費者的哪些消法活動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
110人看過
-
消費者必備的消費維權知識
257人看過
-
"法律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權利的揭示"
212人看過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的求償權
277人看過
-
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 (2021年)
314人看過
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于生產,則不屬于消費者范疇。 國家對消費者給予了特別的保護,體現在法律規(guī)范上,即國家通過立法形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經營者的活動進行一定的限制與約束,偏重其義務規(guī)范,對消費者偏重... 更多>
-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中消費者的權利最重要的是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07《消法》1、人身、財產安全權。2、知悉權。3、自主選擇權。4、公平交易權5、求償權6、結社權7、受教育權8、受尊重權9、監(jiān)督權。法律沒有規(guī)定哪些是最重要的,但個人認為人身、財產安全權應該是第一位的。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側重保護消費者,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和義務山東在線咨詢 2022-02-141994年1月1日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那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首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側重保護消費者,對經營者給以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所謂的向消費者傾斜的特點。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是分散無序的自然人個體,他們面對有組織、有經濟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的經營者,雖然所處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在經濟實力和經營知識上卻處于弱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立法上還要堅持強
-
-
消費權益保護法中的消費者申請退款江蘇在線咨詢 2022-08-0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內容可參考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共有八章五十五條。八章分別是:第一章總則,分別規(guī)定了立法的宗旨、該法的調整范圍和該法的三項基本原則;第二章消費者的權利,分別規(guī)定: 1、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2、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知悉權;3、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自主選擇權;4、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5、消費者的損害賠償權;6、消費者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
如何理解消費者保護法對消費者保護法所保護的消費者權益有何規(guī)定?青海在線咨詢 2022-03-051、消費者保護法以為特定保護對象消費者保護法給予消費以特別保護,對生產經營規(guī)定了許多限制,這是消費者保護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消費者保護法區(qū)別于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標志。凡以消費者權益作為保護對象的立法均可歸入消費者保護法的范疇。消費者保護法所保護的消費者權益包括兩種:一是人身利益,即消費者對其生命、健康、名譽、安全等不受經營者非法侵害的權利;二是財產權利,即消費者所享有的財產在交易過程中不受非法侵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