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jīng)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zhì)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第六十二條
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
(一)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四)對人身和住宅采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采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第六十三條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yè)務經(jīng)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克扣或者變相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一、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是什么?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guī)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據(jù)此,我國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并經(jīng)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如果予以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zhì)。
-
《證據(jù)法》中證人出庭作證原則是什么?
406人看過
-
強制證人出庭的法律依據(jù)有哪些
433人看過
-
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及出庭作證的法律規(guī)定
419人看過
-
證人出庭作證證人可以不去嗎,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律規(guī)定
82人看過
-
短信能在法庭上作為證據(jù)的依據(jù)是什么
449人看過
-
證人出庭作證的條件是什么,證人必須出庭嗎
118人看過
毒品犯罪是指,破壞毒品管制活動,違反國家和國際關于禁毒法律、法規(guī),必須受到刑法處罰的違法犯罪行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屬于毒品犯罪。無論數(shù)量多少,只要走私、販賣、運輸和制造毒品,都會被追究刑事... 更多>
-
證人出庭作證申請依據(jù)哪條法律廣東在線咨詢 2023-03-23出庭作證的證人不得旁聽案件的審理。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潛意識里有接受占優(yōu)勢地位者觀點的傾向,這種傾向無疑會影響證人作證的真實性,因為證人根據(jù)他人觀點對其親歷的具體事實進行剪裁和取舍之后,該證言已不再是對案件事實的客觀反映。為了保證證人證言的可信度,免受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誘導、暗示,以及庭審氣氛的影響,有必要對證人進行隔離,除了其在庭上作證期間外,其余時間不允許證人旁聽案件的審理。
-
證人作證的法律依據(jù),不愿意出庭有法律責任嗎?廣西在線咨詢 2022-07-16不會,作證是證人的自愿選擇,但如果出席作假證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不過如果是刑事案件,證人應當配合公安機關進行作證。
-
刑事開庭證人到庭作證是否可以,有沒有法律依據(jù)河北在線咨詢 2023-08-27刑事開庭證人到庭作證是可以的,因為根據(jù)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明確的規(guī)定,任何知道案件情況的里面都是有義務出庭作證。當然的,如果是對于公安機關或者偵查人員侵犯證人訴訟權利的情況之下,是可以提出控告或者是申訴的。
-
民事證人拒絕出庭作證可以正常開庭嗎,有沒有法律依據(jù)重慶在線咨詢 2023-11-30法院也是可以正常開庭的。依照我國相關法律中的明確規(guī)定案件中的證人是必須要及時的出庭進行作證的,如果經(jīng)過法院的勸解后依然不出庭作證的,法院有權進行強制性的行為或者對證人做出一定的處罰。
-
強制證人出庭的法律依據(jù)有哪些西藏在線咨詢 2023-02-15強制證人出庭的法律依據(jù)有: (一)刑事訴訟?!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民事訴訟?!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三)行政訴訟。《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