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意搶注是不正當競爭嗎
惡意搶注的行為不屬于不正當競爭,僅僅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二、惡意搶注商標怎么認定
所謂惡意搶注只是人們的通俗稱謂,按現(xiàn)行的《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即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因此,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構成惡意搶注的要件有以下幾點:
(一)申請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主觀要件
惡意搶注申請人是把他人已經使用的商標作為自己的商標提出申請,這種行為的本身,就已經侵占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注冊成功,無異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竊。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注冊成功,惡意搶注申請人成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會利用其注冊商標的占用權,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或利用其處分權對被搶注者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如果這些目的不能達到,則會提起侵權之訴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門舉報并索取賠償?,F(xiàn)實的問題是,如何認定這一主觀要件的成立?我們不可能深入到申請人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們主觀愿望是否為了不正當利益而只能通過現(xiàn)象去剖析他的本質。
哪些現(xiàn)象可以分析出來呢?一是看他注冊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種產品是否和被搶注人的產品屬同類或近似產品;二是是否對被搶注人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三是是否直接控告被搶注人侵權,并提出賠償請求。通過這幾方面的分析,如果搶注申請人注冊商標,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沒有產品,而后高價轉讓或向被搶注人提出賠償請求,我們便可以準確認定他的主觀目的,就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申請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這是行為要件
不正當手段,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標注冊申請書和提供的相關材料中不真實地填報了有關事項,但是對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而言,不可能對申請書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作出審查。因此,認定不正當手段,只可能在異議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搶注人申請撤銷該商標的程序中,由被搶注人提出證據,證明申請人采用了不正當手段。哪些是不正當手段呢?
1.申請人利用與他人同行的關系。中小型企業(yè)最容易成為被搶注的對象。因為中小型企業(yè)在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時,往往并不是先注冊商標再推出產品,更多的是當自己的產品有一定影響后才注冊商標。
2.利用與他人曾經合作過的背景。作為合作者,他們是最清楚被搶注人的商標使用情況的,有的在合作期間,即偷偷地把合作者的商標注冊為自己所有,有的則是在合作結束后,將合作者的商標搶先注冊。
3.同一區(qū)域內了解內情的其他人。利用其不同的條件和自有的優(yōu)勢,如管理者、法律顧問、記者、商標代理人等,在進行新聞采訪或進行管理等工作過程中了解到經營者商標使用的情況,并能預見搶注該商標所帶來的利益而搶先注冊。
上述所列幾種不正當手段,共同之處在于他們剽竊他人已經使用但未來得及申請注冊的商標,在他們所申請注冊的商標上并未凝聚自己的智慧和創(chuàng)意,他們實質上采用了欺騙的手段,用合法的形式掩蓋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本質,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
(三)注冊成功,這是客觀要件或事實要件
只有注冊成功,才會最終形成惡意搶注。如果在異議程序,被搶注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商標被他人申請,即可提出異議,導致其注冊不成功,當然就談不上惡意搶注。事實上,在實踐中,很大一部分經營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商標已經被他人申請注冊,即使在程序上有三個月的公告期,但這種公告并非所有經營者都能及時看見,往往直到搶注人成功注冊后,被掄注人才知道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已被他人搶先注冊了。那么要構成這一要件成立,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1、被搶注的是否是有一定影響的商標。通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影響的商標是沒有人會去搶注的。有一定影響是指在一定地域被一定的人群所認知的區(qū)別性標記。事實上,一旦商品或服務項目投放市場,由于廣告的作用和交易的過程,商標的影響在公眾心目中已經開始產生,其影響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如一定的地域范圍和一定的人群范圍。怎樣認定有一定影響呢?筆者認為,可以從該商品的廣告投放、商品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消費者的知悉狀態(tài)以及地域上的輻射面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2、是否是已經使用并正在使用的商標。被搶注的商標應認為是被搶注人已經使用并正在使用的商標,即強調商標的連續(xù)性使用,如果被搶注人曾經使用過的商標而中途停止使用的,他人申請注冊,則不應該認定為搶注。衡量一件商標是否連續(xù)性使用的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的商品是否連續(xù)性地投放市場,當然,商標的使用晚于搶注人的注冊,則不存在搶先注冊的問題。這一時間點,應以申請人向商標局提出申請之日為準。
綜上所述,認定一件商標是否構成惡意搶注,必須從它的構成要件上入手,只有在同時具備了上述幾個構成要件后,我們才可能初步認定構成了惡意搶注。當然,最后的認定還必須輔以大量的證據來證明。
三、反不正當競爭的法律規(guī)定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條: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yè)道德。
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guī)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
惡意挖人不正當競爭是否是一個性質
55人看過
-
不正當競爭搶注商標怎么處理?
253人看過
-
被他人惡意訴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95人看過
-
區(qū)分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
491人看過
-
【不正當競爭】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的界定
205人看過
-
搶注商標不正當競爭怎樣進行維權
220人看過
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采用符合國家法律、遵守社會公認的商業(yè)道德、信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業(yè)正當手段進行競爭的行為。正當競爭主要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創(chuàng)立名牌,提高信譽來取得競爭的勝利。 正當競爭具有保護國家,集體和消費者利益,提高勞動生產... 更多>
-
不正當競爭惡意注冊處理標準有哪些海南在線咨詢 2022-07-29《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guī)定:“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在中國境內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應當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知名商品
-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惡意低價嗎?怎么?福建在線咨詢 2022-08-08低價競爭是低于成本價銷售的不正當行為,就是為了侵占市場、徹底消滅對手、達到壟斷的目的。特別是我們歷史老師講的啦,國際間的低價競爭稱為傾銷,會極大程度消滅進口國在這一塊的競爭力,給進口國的經濟帶來很大不良影響。
-
惡意挖人不正當競爭是否是一個性質?西藏在線咨詢 2023-12-08企業(yè)“挖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大多是看是否侵犯商業(yè)秘密,即看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yè)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
-
如何應對惡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5-01-271、企業(yè)應當積極應對,需樹立自己的良好品牌形象,及時進行商標注冊和申請專利保護,以防止競爭對手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侵害。 2、若發(fā)現(xiàn)其他企業(yè)實施對本企業(y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應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對方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由此給企業(yè)造成的損失。 3、向具有管理權的行政機關舉報,請求其啟動行政執(zhí)法程序,對涉嫌企業(yè)進行相應的處罰。 4、若該企業(yè)的行為已構成犯罪,則應向司法機關報案并申請追
-
規(guī)制互聯(lián)網不正當競爭是反不正當競爭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2-07-28紅燦說,這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一大亮點。在執(zhí)法過程中,對于互聯(lián)網領域的競爭一般采取審慎包容的態(tài)度,既要鼓勵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也要維護好市場競爭秩序,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此外,互聯(lián)網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判斷,需要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