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代理人的法律責任,一般如下:代理人在代理權(quán)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履行代理職責。代理人應當對不當履行職責,惡意代理造成的損失承擔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代理人在代理權(quán)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有效。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對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quán)益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合同代理人擅自濫用代理權(quán)的行為有哪些
合同代理中被代理人擅自濫用代理權(quán)的行為主要有:
代理人在代理權(quán)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名義同自己簽訂合同。
雙方代理行為也屬于代理權(quán)濫用的行為。
代理人與對方通謀簽訂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合同。此種行為違背了代理的誠信原則,屬與違反代理制度宗旨的濫用代理權(quán)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條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quán)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權(quán)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fā)生效力。
-
合同見證人訴訟風險與法律責任研究
323人看過
-
代駕人事故責任問題研究
483人看過
-
代簽合同責任劃分問題的研究與思考
236人看過
-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的差異研究
192人看過
-
合同當事人違約責任原則的研究
487人看過
-
研究證明人是否具有法律責任
65人看過
代理是法律術(shù)語,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guān)規(guī)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權(quán)限內(nèi)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權(quán)限范圍內(nèi)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合同上委托代理人可以追究個人責任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2-07-11合同上委托代理人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一般不承擔責任。但是也有其他例外的情形。根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quán)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一百六十七條規(guī)定,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
-
待生效合同還可以追究代理人責任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3-02-03待生效合同在訂立過程中,如果代理人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guān)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等情況造成一方損失的,代理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唐律疏議是研究哪個朝代的法律河南在線咨詢 2022-10-28唐律疏議》又稱《XX律疏》,是AXX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B二年(公元651年),長C、D等在《貞觀律》基礎(chǔ)上修訂,鑒于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tǒng)一的權(quán)威標準的情況,A在XX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XX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F、G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至元代后,人們以疏文皆以“議律”字始,
-
民法典規(guī)定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福建在線咨詢 2023-07-08第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連帶責任。委托書授權(quán)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責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代理人獨斷代理行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
-
法律規(guī)定合同代理人在法律上的責任有哪些海南在線咨詢 2023-06-15代理人的責任是: 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承擔民事責任; 3、無權(quán)代理未經(jīng)追認的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