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護膚已成為一種時尚,據資料顯示,中國護膚品行業(yè)近年來以15%的速度增長,但同時消費者普遍缺乏科學護膚的常識。近日,在廣州舉辦的首屆全國美容皮膚科學大會上,中國醫(yī)師協會皮膚科醫(yī)師分會發(fā)布了化妝品的網絡調查結果:約有八成人購買了不合適的化妝品,而美容院、商場成為誤導購買的主要場所。
結果1
近八成人購買
不合適的護膚品
參與此次網絡問卷調查的共有20782人,其中約79.80%的人表示,曾經購買不需要或者不合適的護膚產品。出現該結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在普通人群中缺乏科學護膚的常識,對自己的肌膚不了解,在買化妝品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建議:購買不合適的護膚品會帶來諸多危害,比如一些人本身有痤瘡,而購買的化妝品里含有椰子油、凡士林、月桂酸、可可油等成分,使用這些成分的粉底液、遮瑕膏往往會加重面部痤瘡樣皮疹,也可造成毛囊炎癥。建議讓皮膚科醫(yī)生幫你選擇合適的化妝品,尤其是一些肌膚敏感人群。
結果2
美容院成為誤導
購買的主要場所
在參與此次網絡問卷調查的網友中,22.10%有在美容院被誤導購買護膚品的經歷,56.05%在商場被誤導。此外,1.02%在私人診所,0.69%在民營醫(yī)院,20.14%通過網絡、朋友介紹等其他方式被誤導。
另外,目前電視購物和美容院服務中,對所售化妝品存在較多夸大宣傳。全國美容皮膚科學大會主席、北大醫(yī)院朱學駿教授指出,遍地開花的皮膚美容相關治療、規(guī)范的缺失,伴隨而來的是皮膚美容市場的無序、混亂,尤其是美容院、無資質人員在從事皮膚美容,事故頻發(fā)。
建議:在美容院,經常會發(fā)現其擺放的化妝品無標識或無中文標識,還有虛假標注衛(wèi)生許可文號和夸大特殊功能等問題。所以,在美容院購進化妝品應注意查清楚產品的標簽標識,購買時要索取相關證件,比如購買進口化妝品(美容產品)時,應向供貨單位索要進口化妝品衛(wèi)生許可批件(復印件)和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的檢驗報告(復印件)。
結果3
化妝品不良反應
的表現多樣化
本次調查顯示,化妝品不良反應的表現復雜多樣,19.74%的人群出現皮膚發(fā)紅,17.09%人群出現皮膚萎縮變薄,16.26%表現為皮膚暗沉,6.87%人群出現毛細血管擴張,7.40%人群表現為原有皮膚病加重,32.64%人群則出現其他表現(如玫瑰痤瘡、色素沉著等)。
專家表示,由于市場上化妝品種類繁多,所使用的活性添加劑層出不窮,致使化妝品皮膚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發(fā)病類型增多、臨床特征多樣,這也給化妝品不良反應的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建議:化妝品皮膚病中,接觸性皮炎占首位,其次是激素依賴性皮炎和化妝品痤瘡。另外,還有化妝品色素異常、化妝品甲損傷、光敏性皮炎、唇炎、萎縮性疤痕、文刺肉芽腫。朱學駿教授指出,使用化妝品后若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應該立即停止使用,并且去皮膚科就診。
結果4
面部皮膚有問題
多數自行解決
參與此次調查的網友中,34.53%有皮膚問題,其中73.21%都沒有選擇到醫(yī)院進行面部皮膚病的診治,24.56%認為面部皮膚問題可以去超市或商場自行購買護膚品解決。該結果提示,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未曾接受過科學的護膚教育,究其原因,可能與獲取科學護膚知識途徑匱乏,從而使得公眾對護膚知識的了解不多有關。
-
美容院出售化妝品應納營業(yè)稅嗎?
119人看過
-
衛(wèi)生部公告提醒消費者在美容院選用化妝品慎重
497人看過
-
美容院對外銷售化妝品要繳增值稅
154人看過
-
走了“健美豬”又來“化妝豬肉”食品美容花樣翻新
392人看過
-
在美容機構購買或使用化妝品消費者需要注意什么?
304人看過
-
某化妝品損容判銷售商理賠
331人看過
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于生產,則不屬于消費者范疇。 國家對消費者給予了特別的保護,體現在法律規(guī)范上,即國家通過立法形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經營者的活動進行一定的限制與約束,偏重其義務規(guī)范,對消費者偏重... 更多>
-
美容院的化妝品跟在外面翻了十倍,我該怎么辦?湖南在線咨詢 2022-10-22消費遇到糾紛: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有5條,這5條途徑任消費者自主選擇:一是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機構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
在美容院買化妝品被騙了報警后怎么處理,如果要回自己的欺騙的美容臺灣在線咨詢 2023-02-13要看是怎么騙的。有證據證明美容院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構成詐騙,報警后公安機關會受理,并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對違法行為人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被騙的300元錢,美容院不賠償的話,需要自行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安機關不會給你要錢的。不構成詐騙,
-
現在的美容化妝品是不是構成侵權銷售假藥罪青海在線咨詢 2021-10-21銷售假化妝品不構成銷售假藥罪。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的規(guī)定,化妝品不屬于藥品,銷售假化妝品不構成銷售假藥罪,但可以根據銷售假冒產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
美容店用墨水充當化妝品被投訴怎么辦遼寧在線咨詢 2022-07-05被美容院欺騙了,能夠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限定解決問題:消費者和經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能夠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商量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到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組織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訴訟訟。醫(yī)美公司應明確,若經營經過中明知自身提供的醫(yī)療美容服務存在缺陷,例如以次充好使用不符合國標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