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行為能力標準
(一)以年齡狀況劃分
關于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智力或者身體上缺陷而設立的制度,是民事上的一個基本制度。
1、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類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劃分標準是意思能力和識別能力,具體而言,就是依靠自然人的年齡、智力和精神狀況為標準進行劃分。
2、低年齡為標準進行劃分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八周歲以上但是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九條規(guī)定,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的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完全沒事行為能力人
完全沒事行為能力人是指滿十八周歲的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七的規(guī)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未未成年人。同時,根據(jù)《民法典》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的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同時注意《民法典》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十六周歲以上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依據(jù)精神狀況為標準劃分
1、無民事作為能力依據(jù)精神狀況劃分是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也適用本條規(guī)定。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由法定代理人代位實施或者法定代理人帶為同意、追認,但是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除外。
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精神狀況是指精神損害正常的成年人。
根據(jù)《民法典》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法院申請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jīng)過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其智力、精神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guī)定的有關組織包括: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學校、醫(yī)療機構、婦聯(lián)、殘疾人聯(lián)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jiān)護人是誰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是未成年人的,其監(jiān)護人是父母。如果是成年人的,其監(jiān)護人是配偶、父母、子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jiān)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jīng)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jiān)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jiān)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jīng)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jiān)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jiān)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jīng)被監(jiān)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衡量標準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于一心智健全,有兩種判斷標準:
(1)依據(j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認知能力)來判斷。這一標準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設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理解并能預見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確認和劃分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取決于其意思能力的狀況。
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是判斷其是否心智健康的關鍵。如果他在行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為是適當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對方也沒有理由認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礙,那么他的行為也是依法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無、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條件的影響。如年齡、智力發(fā)育程度和精神狀態(tài)這些先天或應然的生理條件,對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產生直接影響。
(2)依據(jù)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來判斷。這一標準主要是針對成年而設立的。盡管成年的自然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一個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難以自制,那么,他所為的某些自損其利、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以被宣告無效的。如,一個吸毒的成年人,當他毒癮發(fā)作時,自行做主把他的房屋以相當?shù)土膬r格出賣了,這一民事行為應允許被撤銷,使其行為歸屬無效。當然,只有當對方了解他的這一境況,而又故意與他為這種買賣行為時,該買賣行為才是可以撤銷的。
自然人意志能力的有無、高低,除了受自然人生理條件的影響之外,還受諸多社會性因素影響,包括自然人的財力狀況、品德修養(yǎng)、生活自制能力等后天或實然因素。
-
民事行為能力的定義,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
149人看過
-
民法典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169人看過
-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怎么理解,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
446人看過
-
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之間的婚姻,當事人禁止結婚。
386人看過
-
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幾類自然人能力?
143人看過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認定有民事能力
166人看過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以其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和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夠獨立通過意思表示,進行民事行為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人作為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享受民事權... 更多>
-
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劃分標準是什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是多少海南在線咨詢 2022-02-23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①十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②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不受他人的意志約束。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①十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以及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
-
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的區(qū)別是什么上海在線咨詢 2022-03-05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在分類上,兩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采用兩分法:有訴訟行為能力和無訴訟行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則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在民事訴訟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才有訴訟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都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由于訴訟行為能力是當事人可以親自為訴訟行為的資格,因
-
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和行為能力的適用西藏在線咨詢 2022-03-121.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去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謂,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2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而依我國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認定為有民事行為能力。3.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的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法律。
-
遺囑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導致失效北京在線咨詢 2021-03-02根據(jù)我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確定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應以遺囑人設立遺囑時為準。如遺囑人立遺囑時無行為能力或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在沒有有效遺囑的情況下,遺產應按法定繼承進行分割。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怎么寫,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注冊審批貴州在線咨詢 2021-10-27需要向法院提交申請,由法院按特殊程序審理,判決確認,此時需要向法院提交申請書。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公民沒有民事行為能力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其近親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市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書應注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