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勞動仲裁訴訟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兩項專門解決勞動爭議的法律制度。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根據(jù)勞動爭議當事人的請求,對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依法做出判斷和裁決,并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處理方式。勞動爭議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裁決或決定而起訴的勞動爭議案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理和判決,并對當事人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處理方式。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
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審”制,勞動爭議當事人須首先將爭議提交勞動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裁決后,如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在收到裁決書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未經(jīng)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收到仲裁裁決后,當事人未在十五日內起訴的,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該裁決,否則對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在十五日內起訴的,仲裁裁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對該勞動爭議進行全面審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響。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
1.性質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guī)章等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特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權,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書在當事人未于法定期間內起訴的情況下即產生法律強制執(zhí)行力。勞動爭議糾紛則是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2.依據(jù)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jù)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jù)主要是《民事訴訟法》。
3.原則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①先行調解原則;②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③及時原則。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4.程序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送達后,仲裁程序即終結,如當事人對裁決不服,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再行申請,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則有二審,訴訟一審結束后,如對一審的判決不服,當事人可向上一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對一審法院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
5.審限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審限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復雜需延期的,報批后可最長延期30日;勞動爭議訴訟一審的審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三個月,訴訟二審的審限為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報批延長。
6.效力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裁決作出后,如果當事人未在收到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則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仲裁裁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爭議案件內法院從頭另行全面獨立審理。
7.收費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受理費雖然都是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沒有全國統(tǒng)一標準,由各地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比如上海為300元;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則有全國統(tǒng)一標準為:50元。
8.當事人稱謂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當事人分別稱為:申訴人、被申訴人、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中的當事人則在一審時被稱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審時被稱為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
-
勞動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異同勞動爭議標的
358人看過
-
勞動爭議仲裁如何收費?《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196人看過
-
勞動爭議勞動仲裁有哪些,勞動爭議如何勞動仲裁
242人看過
-
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有何區(qū)別?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有何區(qū)
293人看過
-
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與訴訟?
443人看過
-
勞動爭議訴訟和勞動爭議仲裁不同點在哪
70人看過
調解原則是指在調解過程中應當遵循的一些基本準則和要求,包括自愿平等、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合法合理、及時解決等。 這些原則旨在確保調解過程公正、透明、有效,并促進當事人之間的和解和合作。 在調解過程中,律師應當遵循這些原則,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 更多>
-
仲裁,勞動爭議,勞動仲裁,勞動爭議案件重慶在線咨詢 2022-08-18勞動爭議仲裁程序分為以下四個程序:1.申請與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必須有當事人的申請,否則不能仲裁。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當事人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請書后,應在七日內審查作出受理與否的決定。2.仲裁前準備。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簡單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員審理。 其次進行調查取證工作。3.調解。4.開庭與
-
勞動爭議仲裁的訴訟期限是什么,勞動仲裁爭議訴重慶在線咨詢 2022-08-11民事訴訟中的舉證期限是當事人提交證據(jù)的時間期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jù)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jù)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舉證期限規(guī)范了證據(jù)提交的程序要求,能夠起到規(guī)范案件審理的作用,防止和減少“證據(jù)突襲”?!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
-
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與勞動爭議訴訟的調解機構之間存在勞動爭議關系嗎廣東在線咨詢 2022-01-26勞動爭議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前置程序,未經(jīng)勞動仲裁人民法院不予立案。勞動法之所以把勞動爭議仲裁作為訴訟的必經(jīng)程序,是有原因的。首先,為了緩和雙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立法者不希望把勞動爭議都推倒法院以訴訟方式解決,而是希望主要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來解決,即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解決不了,也可以對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產生一定的緩沖作用,避免矛盾激化。其次,有些勞動爭議涉及的專業(yè)性很強,
-
勞動爭議仲裁或勞動爭議訴訟第三人是如何確定的?臺灣在線咨詢 2023-06-12所謂勞動爭議仲裁或勞動爭議訴訟的第三人,是指與他人之間的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他人之間正在進行的仲裁或訴訟中的用人單位或勞動者。確定第三人資格,應看以下要件:(1)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活動的時間,必須是在他人之間的仲裁或訴訟活動已經(jīng)開始,但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尚未做出終局裁判之前。(2)參加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活動的依據(jù),必須是與本案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
-
勞動者與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如何解決?陜西在線咨詢 2022-09-01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