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支付購房首付款后遲遲聯(lián)系不到房主過戶,而是等來了另一位買房人,并被要求騰房。認為房主與另一買房人惡意串通,徐某起訴要求確認對方的買賣合同無效。近日,通州法院判決支持了徐某的訴求。
2009年,徐某以4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龔某名下的房屋,交納首付款7萬余元后入住。后因無法聯(lián)系到龔某,徐某無法交納剩余房款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
2011年,王某稱其購買了龔某的房屋,已經(jīng)辦完過戶手續(xù),并起訴徐某騰房。徐某認為,龔某與王某惡意串通,故起訴要求確認龔某和王某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法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010年4月,龔某將房屋出售給王某,雙方約定房價為80萬元,而當時涉案房屋的價格應在130萬元左右。對于實際支付給龔某的房款,王某說過110萬和25萬兩個版本。
法院認為,王某與龔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價格混亂且均遠低于市場價,王某稱看過房,但徐某稱在房屋中居住并沒有見過王某。法院認定龔某與王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惡意串通的一房二賣,損害了徐某利益,因此判決龔某與王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并協(xié)助徐某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
-
合同惡意串通是否一定無效?
207人看過
-
惡意串通是否構成惡意合同無效
406人看過
-
惡意串通合同無效訴訟時效
248人看過
-
合同惡意串通無效是真的嗎
93人看過
-
惡意串通低價轉(zhuǎn)租村民受害合同被判無效
437人看過
-
一房二賣惡意串通取證如何界定法律責任
325人看過
確認合同無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從而損害國家利益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 更多>
-
二手房買賣合同惡意串通是否有效?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4-11-15按照規(guī)定,這種行為被視為不合法。所謂的“惡意串通”所涉及到的合同內(nèi)容主要是指在合同簽訂雙方主體隱瞞事實真相或非公開狀態(tài)下,利用合作和協(xié)作的便利舉行違法勾當,以個人利益為目的并共同制定能夠侵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條款。從法律規(guī)范定義來看,惡意串通需要滿足兩個基本要素:首先,主觀上必須懷揣惡意,即合同雙方主體都具有相同邪惡意圖,故意制造不公平條約來破壞社會秩序;其次,客觀上必須存在對國家、集體
-
惡意串通是否屬于合同無效重慶在線咨詢 2022-10-08《合同法》第52條所規(guī)定無效合同之情形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fā)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因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是行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詐下陷于某種錯誤認
-
合伙人惡意串通租賃合同無效北京在線咨詢 2022-05-09很顯然是你的合伙人與甲方惡意串通損害你的利益,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應屬于無效。你應該立即起訴你的2個合伙人解除合伙關系,并申請法院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止審理,待你們的合伙糾紛結(jié)案后恢復審理。你們原來的代理律師在案件終結(jié)后為有厲害關系的當事人代理是合法的。但不得利用原來代理案件取得的你們一方的材料。至于合伙人經(jīng)營同類超市由于你們原來登記是個體,所以不受同業(yè)經(jīng)營的限制。
-
怎么能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惡意串通訴訟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0-06惡意串通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因此取得的財產(chǎn)應該返還給所有人。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建議走正常的程序進行房屋買賣。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
合同法中惡意串通受讓人算合同無效嗎澳門在線咨詢 2022-10-08一、惡意串通”的含義。包括《合同法》在內(nèi),我國現(xiàn)行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中并未對“惡意串通”作出明確界定,通常說法將“惡意串通”定義為牟取不法利益合謀實施的損害他人利益的違法行為。其構成要件有二:一是主觀心態(tài)是故意而為之,即明知某行為會損害他人權益,仍積極促成該行為發(fā)生或?qū)嵤?;二是為了牟取利益,即通過實施該行為可以獲取一定收益,包括直接增加自身收益,以及通過減少支出而間接增加自身收益。二、如何認定“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