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即企業(yè)和自然人;
二、主觀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三、犯罪客觀方面:在犯罪客觀要件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四、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客觀方面的認定是怎樣的
在關于罪名的司法解釋出臺之前,本罪曾一度被稱為“惡意欠薪罪”。由此可見,本罪的主觀方面顯然是故意,包括間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行為會勞動者不能及時得到勞動報酬的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fā)生。實踐中,行為人的故意必須通過客觀行為來推斷,出現下列幾種情況應認定為故意:
(一)明確表示拒絕支付勞動報酬的,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二)雖表示支付,但無正當理由轉移財產或逃匿造成無支付能力假象的;
(三)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例如勞動監(jiān)察大隊向用人單位送達責令支付勞動報酬的通知。
筆者認為,這里的“政府有關部門”主要是指勞動行政部門,不包括勞動爭議仲裁部門和法院。根據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行政部門是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而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來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處理勞動爭議的準司法性的專門機構,并不屬于政府部門,也非行業(yè)主管部門。法院是司法部門,不可能類推解釋為政府部門。從救濟途徑來看,欠薪者收到勞動爭議仲裁委的裁決后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起訴;欠薪者收到法院的判決或支付令后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沒有必要動用刑罰手段。
“責令支付”本質上就是勞動行政部門經過審查,對欠薪者作出的限期支付勞動報酬的裁決,具有民事性和中間性,屬于行政裁決。但行政處罰中有責令支付內容的,該部分內容也應當認定為責令支付行為。“仍不支付”應該是指在責令的期限屆滿后仍未支付,未規(guī)定期限的,在合理的期限內(例如一個月)仍未支付,這也需要通過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同時,本罪的客觀方面還包括數額較大,但同多數財產性犯罪一樣,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數額標準。2011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出臺“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成立條件進行了細化,其中對“數額較大”細化為:拒不支付單個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在5000元至3萬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多個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累計在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同時還規(guī)定,各地可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的執(zhí)行標準。可見,本罪的客觀方面尚待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勞動報酬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
75人看過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普通職工的勞動報酬嗎
378人看過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與支付能力的影響
62人看過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名詞解釋,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318人看過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罰金標準,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找哪個部門
218人看過
-
怎么理解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中的勞動報酬較大?
496人看過
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根據與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付出體力或腦力勞動并獲得其勞動所得的對價,體現的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社會價值。 用人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報酬包括三部分: (1)貨幣工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 更多>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條件安徽在線咨詢 2022-10-27一、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主觀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這種不作為行為會產生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得到勞動報酬的社會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fā)生。應認定為故意的幾種情況: (1)明確表示拒不作為的,即明確拒絕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然地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表示應支付,但主動實施作為,為不
-
勞動者拒絕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拖欠勞動報酬如何處罰福建在線咨詢 2022-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
-
單位拒絕支付工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公安局管嗎?臺灣在線咨詢 2022-07-17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不是直接去公安局報案,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jiān)察投訴;優(yōu)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zhí)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yōu)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
-
-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怎么認定的?西藏在線咨詢 2023-05-26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