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行政行為一旦被訴,作為行政訴訟的審理對象,它應當是確定的,不容被告隨意改變,所以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不允許被告任意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1、被告只能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第二審期間不允許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2、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時,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3、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及由此產生的結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原告的態(tài)度。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guī)定
第67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56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zhí)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zhí)行的;
(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
-
解析:行政訴訟中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126人看過
-
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30人看過
-
行政主體更改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影響分析
306人看過
-
行政案件的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是如何的
347人看過
-
行政被告一審期間改變被訴行政行為怎么辦
113人看過
-
第一審行政案件被告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處理的
471人看過
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概念為行政主體在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相應職權,針對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就特定的事項,作出有關該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單方法律行為。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 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 更多>
-
如何撤訴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臺灣在線咨詢 2022-11-02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當作出確認其違法的判決;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被訴行政機關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符合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條件山東在線咨詢 2022-03-02具體行政行為一旦被訴,作為行政訴訟的審理對象,它應當是確定的,不容被告隨意改變,所以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不允許被訴行政機關任意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過,為給被訴行政機關提供主動糾正錯誤的機會和積極化解行政爭議,我國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允許被訴行政機關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并對因被訴行政機關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而引起的程序變化作出了以下規(guī)定: 1、被訴行政機關既可以在第一審期間也可以在第二審期間
-
法院對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規(guī)定江西在線咨詢 2023-02-28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完全改變行為,即被告在訴訟中撤銷或完全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二是部分改變行為,即被告部分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主體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原因: (一)息訴考慮; (二)行政行為存在瑕疵; (三)現(xiàn)實考慮; (四)社會需要。
-
行政案件的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湖北在線咨詢 2023-06-13行政案件的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首先,行政機關應當書面通知法院。其次,如果原告滿意,一般會提出撤訴。如果原告不滿意,法院應繼續(xù)審理原行政行為。此時,行政行為合法的,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違法的,作出確認違法的判決。如果原告對被告作出的新的行政行為不服,法院應對新的行政行為進行審理。原告起訴被告不作為,在訴訟中被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的,參照上述規(guī)定處理。
-
被告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符合哪些條件準許原告撤訴?湖南在線咨詢 2023-06-13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準許:(1)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2)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不超越或者放棄職權,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3)被告已經改變或者決定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4)第三人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