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è)拖欠工資,員工該如何維權用人單位必須嚴格依照協(xié)議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之要求,按時且全額向勞動者支付恰當?shù)墓べY酬勞,杜絕惡意拖延或扣除工資等不當行為出現(xiàn),然而,對于合理的代扣工資情形,則應予以適當許可。
如遇所在單位拖欠薪資的狀況,員工可首先嘗試通過與單位進行協(xié)商解決。
若協(xié)商未果,可赴往當?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134698517888646074.html">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進行投訴及舉報。
倘若問題仍然未能獲得妥善處理,員工有權申請勞動仲裁,甚至可直接向法院提請勞動訴訟程序。
《勞動法》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14657430083658038088.html">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shù)摹?/p>
二、企業(yè)拖欠工資多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企業(yè)若拖欠員工薪資達三十個工作日之久即可依法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員工工資應當按照月度的方式進行發(fā)放,并且實行周期性或每日、每小時計酬制度的,也可以靈活選擇按周、日、小時進行即時結算。在勞動關系持續(xù)有效且未中斷的情況下,因拖欠勞動報酬所引發(fā)的爭議,勞動者有權隨時提起勞動仲裁,且不受任何仲裁時效期限制的約束。
《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在用人單位的運營過程中,有義務按照約定金額和日期足額支付給勞動者工資福利,禁止故意拖欠或者私自扣除個人收入。然而,對于合理且合法的工資扣減情況,應該獲得法律的認可與許可。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工資拖欠現(xiàn)象,勞動者應當首先嘗試通過與企業(yè)進行友好協(xié)商來解決爭議;若協(xié)商無法達成共識,勞動者可以向所屬地區(qū)的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提出投訴舉報。倘若問題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處理,勞動者有權依法申請勞動仲裁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以維護自身權益。
-
長期拖欠工資的企業(yè)如何維權
481人看過
-
企業(yè)不支付員工工資如何維權
117人看過
-
拖欠工資維權該如何舉證
117人看過
-
企業(yè)破產該如何處理員工的拖欠工資
165人看過
-
拖欠員工工資員工辭職企業(yè)如何賠償
183人看過
-
企業(yè)員工工資被拖欠的維權方法有什么?
463人看過
-
如何進行企業(yè)拖欠工資的維權?河南在線咨詢 2024-11-25勞動者追討薪酬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勞動者可以前往當?shù)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jiān)察部門進行投訴; 2. 勞動者可以到當?shù)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 如果具有欠條,勞動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支付欠條中的工資數(shù)額。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九條 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
-
如何維權: 員工拖欠工資應該如何處理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3-11-21員工被拖欠工資的,應該通過向當?shù)氐膭趧有姓块T投訴、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依法申請勞動仲裁等方式來維權。員工正常付出勞動的,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
員工拖欠工資超過3個月該如何維權遼寧在線咨詢 2023-07-26單位不發(fā)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到當?shù)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jiān)察投訴; 也可以到當?shù)厝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有欠條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處理。
-
物業(yè)員不發(fā)工資,拖欠勞動者工資,如何維權廣西在線咨詢 2021-11-07物業(yè)公司不支付工資可以向當?shù)貏趧泳滞对V,要求其支付工資;經勞動局通知后,物業(yè)公司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責令其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
企業(yè)長期拖欠員工工資,應該如何解決?北京在線咨詢 2024-12-05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jiān)察大隊舉報。在確認勞動關系方面,根據證明效力,相關證據可以按照以下順序排列:首先,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最重要的證據;其次,工資卡、工資存折、單位蓋章確認的工資條或記錄、單位蓋章的職工花名冊也可以作為證據;再者,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也是必要的證據;此外,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