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費者在給權過程中,往往只對產品的質量問題進行投訴,而放棄了許多受到侵害而應當提出索賠的權利。
一、延時服務可以索賠
一般消費者都知道,接受了一個部門或其他類似的服務,延時不付費時會被強行收取滯納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費,卻沒有按時得到應得的服務,可以得到損失賠償。
對延時服務的索賠可分為兩種:一是事后索賠;一是事中索賠。前者較易,但由于服務已過,可能造成消費者收集證據的困難;后者較難,但通常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耽誤使用可以索賠
買了不合格的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延誤使用的損失,也常常被消費者所忽視。我國一些省市對消費者的這一權益給予了明確的認可,從而使消費者可以據此進行索賠。
三、免費贈品也可索賠
買一贈一之類的行為不是民法上純粹的無償贈予,而是一種有償的要約行為。消費者按要求購物,實際上就與商家達成了買一贈一的合同,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義務提供贈品。這些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是合格的產品,而不能欺騙消費者。
四、精神損失可索賠
按照現(xiàn)有的慣例和法規(guī),消費者在遭受侵權后,能得到的賠償僅僅是依照商品與服務價格以及相關內容計算的經濟損失。事實上,在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整個過程中,實際損失與經濟損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還包含著消費者為投訴所耗費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還可能遭受到人格尊嚴的傷害,即精神損失。
每當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廣大消費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訴消協(xié)都予以受理,因為根據《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受理消費者投訴規(guī)定》,各級消協(xié)不受理如下投訴:
1、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2、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3、商品超過規(guī)定保修期和保證期而產生的糾紛;
4、商品標明是處理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7、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xié)議并已執(zhí)行,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有關規(guī)定的。
-
在什么范圍內可以提起消費損害賠償索賠
317人看過
-
索賠消費權損害賠償,什么情況下消費者可以索賠?
461人看過
-
消費者可向生產者索賠嗎
251人看過
-
強制消費和欺騙消費者的可以報警索賠嗎
286人看過
-
消費者可不可以直接向廠家索賠?
277人看過
-
消費者向銷售者索賠后還可以向生產者繼續(xù)索賠嗎
435人看過
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于生產,則不屬于消費者范疇。 國家對消費者給予了特別的保護,體現(xiàn)在法律規(guī)范上,即國家通過立法形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經營者的活動進行一定的限制與約束,偏重其義務規(guī)范,對消費者偏重... 更多>
-
消費者可以直接向廠家索賠嗎?湖北在線咨詢 2022-05-29消費者有權利向廠家主張索賠,但跟商家索賠更簡單。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
消費者違反消費者條件賠償請求可以索要多少四川在線咨詢 2022-07-09關于消費者損害賠償雙倍的情況。 (1)雇傭他人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2)作虛假的現(xiàn)場演示和說明的 (3)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銷售明知是失效、變質、受污染商品的 (4)銷售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商品的 (5)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變相提高商品價格的 (6)采取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等欺騙性價格表示的 (7)對修理的商品,故意損壞或者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配件的 (8)
-
消費者申訴的類型和范圍北京在線咨詢 2023-08-04消費者申訴的范圍為: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以及農民購買; 使用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資料,與經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申訴或對經濟活動中違法違章行為可以申訴。
-
商家以欺騙手段索要賠償,消費者可以向消費者索要欺騙產品的損失嗎上海在線咨詢 2022-01-20當然可以。 1,《消費者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
-
2022欺騙消費者賠償范圍有哪些江西在線咨詢 2023-06-09欺騙消費者賠償標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guī)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