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11
村改居后,房屋拆遷,原宅基地證一般有補償,包括對土地的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土地補償費一般按照土地原用途、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qū)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因素確定。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qū),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
宅基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集體成員的生活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的。集體成員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和出租。 集體成員對在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轉讓
一、農村征用宅基地的補償方案如下: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胺珠_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第一條根據《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24號)第十四條規(guī)定,制定本規(guī)則。 第二條拆遷宅基地房屋的補償價(以下簡稱房屋拆遷補償價),按照本規(guī)則計算 第三條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
農村宅基地確權和拆遷沒有關系。房屋確權不是為了拆遷,主要保護農民利益。土地確權最終還是為了考慮廣大農民的利益,承認現在所經營的土地合規(guī)合法化。宅基地確權后,真遇有拆遷的情況,這確定并登記的權限是拆遷補償最有利的證據,是對農民權益的保護。根據
人民法院可以拍賣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但是司法實踐中一般較少適用。這主要是因為,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的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因此,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為了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保障農民的居住權,一般情況
拆遷宅基地補償標準,具體如下: 1、茅草房每平方米補償2000元; 2、磚房每平方米補償2600元; 3、平房每平方米補償3000元; 4、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500元。 房屋補償一般是指,對被征收的國有土地上建筑物價值進行的補償,按不低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