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案件怎么舉證
民事訴訟案件中,舉證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即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勞動爭議案件也屬于民事案件,同樣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同時因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在證據(jù)的掌握上客觀上存在不平等的事實,所以,勞動爭議案件中的舉證責任承擔又存在一些特殊性。
《勞動爭議仲裁調(diào)解法》第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提供不利后果。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jù),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nèi)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nèi)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可以看出,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對于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證據(jù),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除此之外,勞動法司法解釋一中對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舉證責任也進行了明確,即解釋一第十三條: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也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對于加班費的舉證責任,則在勞動法司法解釋三中進行了明確,司法解釋三第九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所以,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時,應當就加班事實進行舉證,即初步證明存在加班事實即可完成舉證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責任。
需要提交的證據(jù)有哪些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jù)
1、當事人為公民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或者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注冊登記資料、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當事人在訴爭的法律事實發(fā)生后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原告應提交勞動爭議仲裁機構(gòu)的仲裁裁決書等相關證明。
(三)證明雙方當事人勞動法律關系成立的證據(jù),如勞動合同、工資單、上崗證等。
(四)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計算勞動報酬和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法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五)有具體訴訟請求的,應提交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清單。
舉證時限與證據(jù)交換
被訴人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申訴人仲裁請求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仲裁委員會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調(diào)查取證的情形、仲裁委員會根據(jù)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jù)的法律后果。
仲裁委員會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之日起計算。
舉證期限也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仲裁委員會認可。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nèi)向仲裁委員會提交證據(jù)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nèi)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quán)利。
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證據(jù)材料,仲裁委員會審理時不組織質(zhì)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zhì)證的除外。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交證據(jù)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nèi)向仲裁委員會申請延期舉證,經(jīng)仲裁委員會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
當事人增加、變更仲裁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仲裁委員會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經(jīng)仲裁委員會批準延長舉證期限或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的,可以中止計算仲裁期間。
經(jīng)當事人申請,仲裁委員會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jù)。
仲裁委員會對于證據(jù)較多或者復雜疑難案件,可以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jù)。
交換證據(jù)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并經(jīng)仲裁委員會認可,也可以由仲裁委員會指定。
質(zhì)證
證據(jù)應當在仲裁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zhì)證,未經(jīng)質(zhì)證的證據(jù),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當事人在證據(jù)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jù),經(jīng)仲裁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jù),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zhì)證。
質(zhì)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針對證據(jù)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zhì)疑、說明與辯駁。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五日前提出,并經(jīng)仲裁委員會許可。證人在仲裁委員會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jù)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準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中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
勞動爭議案件 逾期提交證據(jù)
231人看過
-
怎么舉證勞動爭議仲裁案件
305人看過
-
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舉證責任人什么時候提供證據(jù)
99人看過
-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交費嗎,勞動爭議案件如何舉證
403人看過
-
勞動爭議案件起訴到法院需要提供什么證據(jù)
180人看過
-
哪些證據(jù)需提交勞動糾紛案
369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勞動糾紛如何舉證勞動爭議的案件舉證范圍有哪些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4-23【起訴要件和起訴材料】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原告應預交案件受理費,如申請緩交、減交、免交的,要提出書面申請,并附有特困證明或其他材料等。當事人必須依法正確地行使訴訟權(quán)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須提供的訴訟材
-
勞動糾紛案件的舉證范圍有哪些,勞動爭議的舉證范圍貴州在線咨詢 2022-04-23【起訴要件和起訴材料】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原告應預交案件受理費,如申請緩交、減交、免交的,要提出書面申請,并附有特困證明或其他材料等。當事人必須依法正確地行使訴訟權(quán)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須提供的訴訟材
-
勞動爭議上訴需要哪些證據(jù),勞動爭議上訴需要提供湖南在線咨詢 2021-10-23發(fā)生勞動糾紛,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負責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相關的證據(jù)由使用者掌握管理的,使用者應提供的使用者不提供的,應承擔不利后果。
-
勞動爭議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勞動爭議舉證需要哪些材料江西在線咨詢 2022-03-15一、起訴要件及內(nèi)容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原告應預交案件受理費,如申請緩交、減交、免交的,要提出書面申請,并附有特困證明或其他材料等。二、舉證指南訴訟當事人應詳細閱讀法院送達的《民事訴訟案件舉證通知書》,
-
勞動爭議需要哪些證據(jù)都是必須由單位舉證的上海在線咨詢 2022-07-11以下是我關于勞動糾紛中的證據(jù)必須由單位舉證的一些回答: 1、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jù),用人單位應在指定期限內(nèi)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2、在確認勞動關系爭議中,用人單位負以下舉證責任: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 3、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