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遣散員工應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照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金額支付經濟補償標準,經濟補償期限最高不得超過十二年。
公司非法辭退員工要怎么賠償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除了要支付二倍賠償金后,還需要依據勞動者要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臉藴拾绰毠ぴ缕骄べY三倍的數(shù)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哪晗拮罡卟怀^十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shù)挠嬎恪拷洕a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臉藴拾绰毠ぴ缕骄べY三倍的數(shù)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哪晗拮罡卟怀^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
員工遭遇惡意欠薪應該如何維權
358人看過
-
公司不給遣散費我該如何維權,領遣散費需要哪些資料?
203人看過
-
公司應該如何處理員工遭受工傷的情況
264人看過
-
公司搬遷導致孕婦員工被遣散應該如何賠償
423人看過
-
遭受公司裁員,如何應對?
256人看過
-
打工者遭受裁員后,如何維權?
107人看過
勞動者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yè)和選擇職業(yè)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wèi)生... 更多>
-
勞務派遣工遭受裁員,如何維護自身權益?河南在線咨詢 2025-01-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如果在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未能就糾紛達成一致,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如果調解委員會無法解決問題,當事人可以要求仲裁,或者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時,可以提起訴訟。與此同時,勞務派遣員工與一般勞動者一樣,如果被用人單位合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
-
公司搬遷導致員工被遣散,如何應對?天津在線咨詢 2024-11-13公司即將搬遷,員工有兩個選擇:跟隨公司搬遷并繼續(xù)工作,或者選擇辭職。請注意,這是根據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重要變動,可能會影響員工的權利和職責。如果選擇辭職,公司將與你協(xié)商,嘗試解決問題。然而,如果談判無法達成一致,公司將在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一個月工資后解雇你。
-
雇員因公司解雇而遭受經濟損失時,該如何維權?上海在線咨詢 2024-11-28如果公司未經協(xié)商或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程序與員工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且未向員工提供合理的補償,員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與公司協(xié)商,要求其及時支付; 2. 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 依法向具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發(fā)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協(xié)商,達成和解協(xié)議。
-
遭遇工地受傷,公司不作為,如何維權?臺灣在線咨詢 2025-01-11勞動者在一年內可向當?shù)貏趧泳稚暾埞J定。之后,就工傷待遇(即通常說的賠償問題),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勞動仲裁或訴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時,所在單位應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工地受傷的員工應該如何維權?青海在線咨詢 2023-07-16本案件應首先區(qū)分是工傷紛爭還是聘用損害賠償案件?兩者的賠償流程和準則有較大的差別,導致的賠償金額也有差距!隸屬勞動紛爭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再依法申請作出勞動本領判定,就判定結論要求賠償,商量不成的提起勞動仲裁!工傷的賠償依據是本人薪水和社平薪水,訴訟的被告主體是單位或個體法人。而隸屬臨時性的勞動、聘用做法,由雇主承受賠償職責,商量不成能夠直接訴訟要求雇主承受賠償職責!賠償事項主要:殘疾賠償金、護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