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嗎,檢察機關是否可以針對破壞環(huán)境等問題提起公益訴訟呢?十八屆四中全會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要求,那么到底檢查機關能否提起公益訴訟?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要求,現(xiàn)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標和原則
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改革部署,積極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職能作用,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zhí)法,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一)堅持改革正確方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發(fā)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立足法律監(jiān)督職能。堅持檢察機關職能定位,把握提起公益訴訟的條件、范圍和程序,既強化對公共利益的保護,又嚴格規(guī)范行使檢察權。
(三)有效保護公共利益。針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及時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訴訟,加強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
(四)嚴格依法有序推進。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決定,確保試點工作在法律框架和授權范圍內開展,維護法制的統(tǒng)一和權威。
二、主要內容
(一)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1.試點案件范圍。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污染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適格主體或者適格主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2.訴訟參加人。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人身份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的被告是實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沒有反訴權。
3.訴前程序。檢察機關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之前,應當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或有關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應當在收到督促或者支持起訴意見書后一個月內依法辦理,并將辦理情況及時書面回復檢察機關。
4.提起訴訟。經過訴前程序,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沒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tài)的,檢察機關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應當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jù),并應當制作公益訴訟起訴書。
5.訴訟請求。檢察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訴訟請求。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方案
(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1.試點案件范圍。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由于沒有直接利害關系,沒有也無法提起訴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試點期間,重點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2.訴訟參加人。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的被告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的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
3.訴前程序。在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之前,檢察機關應當先行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糾正違法行政行為或者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檢察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依法辦理,并將辦理情況及時書面回復檢察機關。
4.提起訴訟。經過訴前程序,行政機關拒不糾正違法行為或者不履行法定職責,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tài)的,檢察機關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應當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初步證據(jù),并應當制作公益訴訟起訴書。
5.訴訟請求。檢察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違法行政行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確認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等訴訟請求。
(三)其他事項
1.試點期間,地方人民檢察院擬決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應當先行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2.提起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免繳訴訟費。
3.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方案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三、方案實施
(一)立法機關授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6月授權,自2015年7月起開展試點工作,試點期限為兩年。
(二)積極開展試點。2015年7月,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和試點工作方案,制定出臺試點實施辦法,并選擇北京、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廣東、貴州、云南、陜西、甘肅1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開展試點。
(三)推動相關法律修改完善。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成效,積極推動相關法律的修改完善。
四、工作要求
一要堅持統(tǒng)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基本制度和規(guī)范,統(tǒng)籌規(guī)劃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按照可復制、可推廣的要求,鼓勵試點地區(qū)發(fā)揮首創(chuàng)精神,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
二要積極穩(wěn)妥推進。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既要積極推動,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又要穩(wěn)妥慎重,嚴格程序,努力確保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要逐步形成成熟的經驗,再推動立法完善。
三要加強協(xié)調配合。各試點單位要加強請示報告和溝通協(xié)調,積極爭取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建立與人民法院的協(xié)調配合機制,共同推進試點工作穩(wěn)步開展。
四要注重宣傳引導。既要及時宣傳試點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又要把握宣傳策略,嚴格宣傳紀律,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為試點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
最高檢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免繳訴訟費設有訴前程序
463人看過
-
公訴機關提起訴訟
97人看過
-
行政機關能否直接向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
221人看過
-
最高檢公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制定經過
435人看過
-
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要交納訴訟費用嗎
248人看過
-
檢察機關提起、參與民事公益訴訟的具體程序設計
263人看過
公益訴訟是對污染環(huán)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 更多>
-
檢察機關訴訟公益范圍四川在線咨詢 2023-02-23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訴訟法理論認為,利益受到了損害,受害者就有權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救濟。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開展提起公益訴訟試點。
-
公檢機關調解后可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海南在線咨詢 2023-06-13在偵查、預審、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記錄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后,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xié)議并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
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jù)什么的相關規(guī)定提起公益訴訟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15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提起公益訴訟。 人民檢察院對于符合起訴條件的公益訴訟案件,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公益訴訟起訴書和相關證據(jù)材料。起訴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公益訴訟起訴人; (二)被告的基本信息; (三)訴訟請求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 公益訴訟起訴書應當自送達人民法院之日起五日內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
經營者起訴公益訴訟可以關注其利益嗎廣西在線咨詢 2022-08-23《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提起公益訴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可提起消費公益訴訟。上述法律對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的條件表述不同。因此,實踐中,對于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的提起是否需要以經營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存在不同看法。為嚴循立法本意,《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就上述問題專門征求立法機關意見,形
-
行政機關直接向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是不是能夠山西在線咨詢 2021-10-29《環(huán)境保護法》沒有權利授權行政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但環(huán)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賦予舉報權?!董h(huán)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fā)現(xiàn)任何單位和個人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的,有權向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責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舉報。公民、法人等組織發(fā)現(xiàn)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有權向其上級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舉報。接受舉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