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出臺,房產市場的交易數量迅猛增長,與之相關的各種問題也突顯出來。在此,筆者就其中重點需注意的問題及有關事例提醒眾多購房者。
據中國消費者統(tǒng)計:從2001年開始,消費者對房地產交易問題的投訴,已連續(xù)3年位居各類投訴的前列。有一位業(yè)主對“購房”曾下過這樣一個定義:“一次本該通向快樂和幸福的消費行為,居然會成為前途莫測的歷險。”由此可見消費者在購房過程中所受到的委屈和損失確實已經太多太多,而這一切的產生根源就在于房地產交易的浪潮中處處存在的風險,變幻莫測的房地產交易到處都可能存在陷阱,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墜入房地產的交易陷阱就會損失慘重,甚至由此而產生更多的不良后果。
先說商品房購房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以此就可以看到房屋交易中存在的諸多風險。問題一:產權證問題。有些開發(fā)商在各種行政許可沒有辦齊全時,就迫不及待地公開售房,使購房者拿到房子卻辦不了《個人產權證》。如果沒有產權證,房子從法律意義上就不是你的。問題二:交房時間。一般情況下,開發(fā)商對購房者交款的時間有嚴格的規(guī)定,但對交房時間卻沒有規(guī)定,有的即使有規(guī)定也沒有對延期交房的明確處罰條款或處罰條款模糊不清,使得購房者到期住不上房子也得不到應有賠償。問題三:住房面積。房屋面積是今年消協受理的投訴熱點之一,許多面積糾紛是由于購房者合同簽訂不細造成的,因此在簽合同時必須詳細,要把有疑問的地方都進一步做出文字說明。
隨著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日趨火暴,從中顯現的各種問題更是不容忽視。具體表現為有些買賣雙方根本就沒有從事房屋交易的資格。
由于房地產交易者大都是首次涉及購置房產,許多問題不可能預見到,更無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起草和參與修訂合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購房者很難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為了防范以上列舉的種種風險,避免日后的各種爭議,交易方在交易前及交易過程中,最好能得到房地產專業(yè)人士(律師)的指導,從而有效地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
買房需警惕三大風險
111人看過
-
賣舊房買新房購房者需要警惕交易的風險
479人看過
-
三類平臺將存在風險需要警惕投資
223人看過
-
警惕安置房購買的潛在風險
118人看過
-
警惕二手房交易中五大瑕疵
80人看過
-
私下交易二手房警惕風險劇增
375人看過
業(yè)主是指房屋所有權人,按其擁有的物業(yè)所有權狀況,又可分為獨立所有權人和區(qū)分所有權人。區(qū)分所有權人是指數人區(qū)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專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應有部分有所有權者;獨立所有權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僅屬于某一業(yè)主。... 更多>
-
二手房買賣需警惕什么交易風險安徽在線咨詢 2023-02-16隱患一:房屋產權不明晰。 隱患二:賣方資質有問題。 隱患三:買房者資質有問題。 隱患四:不良中介騙術多。 隱患五:房屋價格未標清。 隱患六:做低房價糾紛多。
-
警惕假離婚購房風險上海在線咨詢 2025-01-16一、如果離婚協議中規(guī)定雙方按比例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并且一方用個人財產購買了房產,那么該房產應視為個人所有。 二、如果另一方實際出資或者雙方共同出資購買房產,盡管房產證上登記在一方名下,但在雙方復婚后,該房產應視為雙方共同所有。 三、考慮到雙方離婚是為了規(guī)避限購政策,因此上述問題需要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夫妻中有一方名下有一套或多套房產。因此,在雙方離婚后,名下沒有房產的一方重新購買房產,其登記
-
買房時如何警惕風險, 買房時如何警惕風險四川在線咨詢 2022-01-26一、理性對待廣告宣傳的廣告宣傳,不屬于開發(fā)商所能夠解決的問題,例如對周邊的、銀行等設施的承諾,您最好不要完全相信;另一方面建議您切記一定要親自去實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二、警惕價格欺詐一些房地產商出于促銷的考慮,往往弄出五花八門的價格,比如“起價”、“均價”、“優(yōu)惠價”等等。其中“起價”最不可信,它通常是指整棟住宅樓中樓層、朝向、戶型最差的那套房;還有一種情況是價格的確很低,但生活配套設施差,住
-
消費者購房應警惕風險兩種產權不合法青海在線咨詢 2022-10-22“當前房地產市場中,特別是購買新建商品房過程中,開發(fā)商利用虛假廣告、違規(guī)預售、簽訂存有缺陷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或在集體土地上建設房屋違法銷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時有發(fā)生。為此,提示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新建商品房過程中,要注意加強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這是建設部新聞發(fā)言人6月18日作出的表示。該新聞發(fā)言人提醒說,城市居民不要購買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購買此類房屋,將無法辦理房屋
-
買房時該怎么警惕兇宅風險福建在線咨詢 2022-11-031、買房時可以在合同中明確房屋的條件,并應多方探聽業(yè)主出售房屋的情況,比如到轄區(qū)派出所了解或將其購買房屋地址作為關鍵字在網上搜索。 2、同時,買家也可要求業(yè)主在合同中約定信息披露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