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員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主體不同
船員勞動合同生效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是組織領導關系,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法律地位不平等。而船員勞務合同當事人(船員與勞務公司、外派船東)不存在組織領導關系,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船員應服從勞務公司與外派船東的安排和指揮,雙方自始至終是一種平等的關系。
船員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船員勞動合同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船員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法人、組織。
2、合同履行階段、主體雙方地位不同
船員勞動合同簽訂后,船員就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必須服從用人單位對勞動過程的統(tǒng)一管理,船員的勞動被看作是用人單位全部勞動的一部分。因此,無論從用人單位內部看,還是從其外部看,勞動者都是以用人單位名義進行勞動,其法律人格在勞動過程中被用人單位吸收,二者的關系具有從屬性。而船員勞務合同中,當事人之間并不存在從屬關系,雙方始終是互相獨立的平等主體,同時以自己的名義分別履行合同義務。
3、船員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的形式不同
根據我國《勞動法》第16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及第19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的規(guī)定,船員勞動合同為要式合同。而勞務合同的訂立,只須雇傭人和需求方就勞務內容與報酬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無須其他任何方式。因此船員勞務合同為諾成及不要式合同。
4、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
船員勞動合同糾紛發(fā)生后,可以到勞動機關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間內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此時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如果不到勞動仲裁部門去申請仲裁,則可以直接向海事法院起訴,此時不受前置程序的約束。要說明一點:以上兩個程序是可以選擇的,但要注意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是有限制的,不是所有的勞動糾紛事項都受理的,所以這一點經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也注意訴訟成本,到海事法院起訴要按民事案件收到訴訟費用,成本較高。
船員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后只可以訴訟解決,不能申請勞動仲裁,當然也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
5、船員勞動與勞務合同的法律調整不同
因船員勞動關系發(fā)生糾紛,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系列勞動法律進行解決,而因船員勞務關系發(fā)生糾紛,則要依據《民法通則》等民事法律進行調整。
因船員勞務合同產生的船員因工傷殘、死亡的賠償,通常根據船員勞務合同的規(guī)定由船舶所有人賠償醫(yī)療費、誤工費、殘疾生活補助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喪葬費和死者(殘廢者)扶養(yǎng)的人必要的生活費。而依船員勞動合同導致船員因工傷殘、死亡的,用人單位應支付醫(yī)療費、津貼、護理費、傷殘扶恤金、傷殘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傷亡補助金。
二、船員勞動合同和船員雇傭合同區(qū)別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勞動合同和雇傭合同存在以下區(qū)別:
1、主體不同。
這是勞動合同和雇傭合同產生差別的根本原因。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雇用合同的主體是雇主和受雇人,而且雇用合同的雇主只能是自然人。接受勞動一方的不同是構成勞動合同與雇傭合同的主要區(qū)別所在。
2、受國家干預的程度不同。雇傭合同更多的體現是當事人的雙方的合意,是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的結果,國家干預的程度較??;而勞動合同更多的體現了國家對當事人合同的干預,對合同的訂立程序、用人單位的義務、工作條件、勞動保護、最低、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別規(guī)定,主要側重于對勞動者的特別保護。
3、適用法律不同。勞動合同由勞動法調整;雇傭合同應屬于民法調整。目前,我國合同法尚沒有對其做出明確規(guī)定,適用民法及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規(guī)制。
4、解決糾紛的程序不同。勞動合同糾紛采用仲裁前置程序,即勞動合同糾紛不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雇用合同是民事合同,審理機關是人民法院,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無須經過仲裁,有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鑒于勞動合同和雇傭合同的區(qū)別,不少船員用人單位要求與船員簽訂船員雇傭合同來規(guī)避法律義務。
船員外派勞務合同有其特殊性。船員外派這種提供勞務的形式,不同于我國的勞動者通過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務,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雇員通過直接與雇主簽訂雇傭合同向雇主提供勞務。胡*來認為船員勞務外派是指具有船員勞務外派資格的派遣單位將與其訂立勞動合同的船員派遣到外國水路運輸經營者所經營的船舶上從事具體船員崗位工作,在船員派遣的過程中,必須訂立三個前后相關聯(lián)的合同,牽涉到三個當事方之間的法律關系,即船員派遣單位、派遣船員、我國水路運輸經營者或外國水路運輸經營者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一份合同,即船員派遣單位與派遣船員間的勞動合同。根據《勞動》,這份合同是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單位與派遣船員之間形成。第二份合同,即船員派遣單位與我國水路運輸經營者、或外國水路運輸經營者之間簽訂的合同,是我國水路運輸經營者或外國水路運輸經營者為了租用船員派遣企業(yè)的船員,相互明確責任和權限,依法維護各自利益而簽訂的。這個合同是一份以提供勞動服務為目的的合同,因此是一個勞務合同。第三份合同是派遣船員與我國水路運輸經營者或外國水路運輸經營者之間簽訂的合同。
-
非勞動關系合同中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393人看過
-
勞務關系辭退有補償嗎,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的區(qū)別
359人看過
-
勞務關系與運輸合同的區(qū)別
362人看過
-
勞務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qū)別嗎,勞務合同有什么用
260人看過
-
勞動關系中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之間有什么去區(qū)別?
280人看過
-
離職與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有什么區(qū)別
211人看過
船舶上的船員是指包括船長在內的船上一切任職人員,例如船長、駕駛員、輪機長、輪機員、電機員等。從事國際航行的船舶的中國籍船員,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jiān)督機構頒發(fā)的海員證和有關證書。 ... 更多>
-
勞動合同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qū)別??勞動合同關系和勞務關系怎么處理廣東在線咨詢 2022-04-08如您與公司簽訂的是勞務合同,那么就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糾紛按普通民事合同糾紛處理。勞務合同中如何約定就按照合同中約定的履行,沒有約定辭退賠償責任的就無需承擔,也可以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但是您和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并不代表您與公司實際存在的是勞務合同關系。如果實際存在著勞動合同關系,那么即便是簽訂了勞務合同,雙方還是按照勞動合同關系履行。勞動合同關系和勞務合同關系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點,希望您
-
非勞動關系合同中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甘肅在線咨詢 2023-10-31聯(lián)系: 1、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的,勞資雙方之間不一定存在勞動關系。 2、建立勞動關系的,勞資雙方不一定已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區(qū)別:勞動合同是一種協(xié)議,而勞動關系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這也是兩者最根本的區(qū)別之一。
-
勞動合同勞務外包關系與勞動合同的區(qū)別是什么勞動關系的特點是什么福建在線咨詢 2022-03-061、主體不同 勞動關系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并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guī)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外包關系不限于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并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系;勞務外包關系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系,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系的穩(wěn)定性
-
勞動關系勞動合同關系區(qū)別是什么,勞動合同中勞動關系的關系有哪些山東在線咨詢 2022-03-18勞動關系勞動合同關系區(qū)別:一、兩者在邏輯關系上具有統(tǒng)一關系在勞動合同制度全面推行之后,勞動關系的確立開始更多地取決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達成一致。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對于是否確立勞動關系、與誰確立勞動關系、確立怎樣的勞動關系均只能由勞動者意思自治。所以,市場經濟國家產生勞動關系的一般形式是勞動合同。甚至可以說,勞動關系全部為勞動合同關系,二者具有統(tǒng)一性。勞動合同的訂立是確定勞動關系最主要的事實
-
勞動合同是勞務合同還是勞動合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廣東在線咨詢 2024-09-19勞動合同與勞務勞動合同的區(qū)別在: 1、合同主體性質不同。 勞動合同的主體必須是符合勞動法律規(guī)定的主體。具體到我國,只有年齡在16-退休年齡之間且不屬于大專院校在讀全日制學生的主體才能成為勞動合同中主體的個人一方。也就是說,在校大學生或者退休以后的人都不能簽訂勞動合同。 而勞務合同的主體沒有這個限制。 2、合同主體的關系不同 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關系是緊密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勞動者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