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告是自己還是對方
原告,是指由于自己或者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為了維護其合法權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法院受理,從而導致訴訟程序開始的人。被告,是指原告聲稱侵害了他的權益,或者與其發(fā)生了民事權益爭議,依法被人民法院傳喚應訴的人。原告與被告是相對稱而言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以作為民事訴訟中的原告和被告。
二、原告的界定
原告
在民事方面,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訟成立的人。中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該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成為原告。
法律術語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對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即與本案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不具備起訴條件,或其民事權益并未受到侵犯、發(fā)生爭議,法院應當及時讓這種不符合條件的原告退出訴訟。如果不符合條件的原告不愿意退出訴訟,
應當以裁定駁回起訴;如果其他當事人中有符合條件的原告而不愿參加訴訟,可以終結案件的審理。原告享有起訴的權利,起訴后有放棄、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的權利。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有被告反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刑事案件,在中國一般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作為原告,直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稱為自訴。公訴人在訴訟中居于原告地位,但因還擔負法律監(jiān)督任務,不是一般原告。
原告人解釋
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刑事訴訟中的原告人稱為自訴人,相對于公訴人而言。公訴人是代表國家提起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他們既處于原告人的地位,又負有法律監(jiān)督任務。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稱為原告。
-
對方為債權方還是自己?
327人看過
-
說自己是原創(chuàng)原告沒證據
164人看過
-
受委托人是對方還是自己
60人看過
-
受送達人是原告自己嗎
248人看過
-
借條對方寫還是自己寫?
436人看過
-
傳票是由原告自己去拿還是法院送達
441人看過
傳喚是指為了方便案件的審理,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一種措施。傳喚犯罪嫌疑人應出示工作證明和傳喚證,并且傳喚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2小時。 刑事傳喚是不能異地進行的,應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縣進行,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戶籍所在地。... 更多>
-
起訴,對方不回來,是法院出公告,還是自己出公告貴州在線咨詢 2022-10-25涉及到身份關系的案件,像你這個離婚案件,法院一般是不會公告的。現(xiàn)在是法官終身負責制,離婚案件公告送達,風險非常大。
-
-
-
-
法院判決書是被告自己去還是給原告家里要錢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261、人民法院受理執(zhí)行案件的條件:(1)申請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已經生效;(2)申請執(zhí)行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3)申請執(zhí)行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4)申請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有給付內容,且執(zhí)行標的和被執(zhí)行人明確;(5)義務人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內未履行義務;(6)屬于受申請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管轄。2、生效法律文書的執(zhí)行,一般應由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申請執(zhí)行人應攜有關文件材料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