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過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于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而是由于其他無法預見的原因導致他人死亡的,屬于意外事故,行為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什么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可以避免他人死亡的因素。本罪侵犯的對象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維護安全利益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被認可,應由其子法執(zhí)行。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的還是過失的,都具有社會危害性,應當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打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和疏忽大意致人死亡的區(qū)別
366人看過
-
多人在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
220人看過
-
工作疏忽導致解雇,是否有賠償?
303人看過
-
工地工人不幸身亡,責任歸屬何人?
112人看過
-
工作失誤和工作疏忽的成因分析
420人看過
-
被砍男員工昨不幸身亡
362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工人在工作時間因自身操作疏忽導致,工廠應負多少責任?新疆在線咨詢 2022-10-20工傷賠償須經(jīng)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勞動仲裁三個必經(jīng)階段。很多農(nóng)民工沒有勞動合同、工作證等證明,還往往需要勞動關系的認定。工傷賠償?shù)姆N類主要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若因工致殘,還包括: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等;若因工死亡,還有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
-
疏忽大意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成立嗎陜西在線咨詢 2022-02-22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與意外事件的界限兩者的共同點在于:1、客觀上行為人的行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結果:2、主觀上行為人都沒有預見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區(qū)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要查明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是否應當預見,如果應當預見,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而沒有預見,則屬于過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為人對此不應負刑事責任。
-
疏忽大意致人死亡辯護詞的內容有哪些山西在線咨詢 2022-05-20(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
-
在工作中不幸觸電身亡,請問,2024年觸電死亡賠償標澳門在線咨詢 2024-08-22【1】2017年勞動者在工作中不幸觸電身亡,觸電死亡補償金為: 1、喪葬費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的20倍。 3、如果生前有供養(yǎng)近親屬,還會申報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
-
監(jiān)護人疏忽孩子的死亡責任河南在線咨詢 2022-07-08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jīng)死亡或者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擔任監(jiān)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經(jīng)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