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傷待遇糾紛,屬于勞動糾紛,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糾紛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一年;
2、這個期限,從受傷職工的勞動能力鑒定報告出來后算起;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四條職工與用人單位發(fā)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仲裁裁決生效時間為多長?
346人看過
-
工傷認定最長多久時間檢查鑒定
472人看過
-
醫(yī)療事故鑒定時效最長限制為多久
268人看過
-
辭退違約金的仲裁時效最長多久
174人看過
-
仲裁裁決執(zhí)行時效的規(guī)定為多久?
80人看過
-
申請工傷鑒定后多長時間可以要求仲裁?
425人看過
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以法院強制程序追訴權利人的權利的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
單位的工傷員工申請工傷鑒定,仲裁時效是多長時間廣西在線咨詢 2023-05-28經濟補償金的請求,需要在勞動關系解除1年內提出。欠薪問題,若一直在職,則對公司拖欠勞動報酬爭議不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但各地勞動仲裁的實際操作不一。
-
鑒定工傷有仲裁時效嗎甘肅在線咨詢 2023-07-271、有工傷認定書,可以去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沒有時效性; 2、勞動仲裁的時效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不是以工傷發(fā)生之日起計算; 3、即使過了仲裁時效,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后,離職時還可以主張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4、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
-
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時效范圍最長為多久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5-01侵權損害傷殘鑒定的時效的計算是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被侵權開始計算: 如現(xiàn)在開始做傷殘鑒定,之前并不知道人身損害造成傷殘,則從傷殘鑒定成立開始計算,時效為一年; 傷做殘鑒定沒有時間期限,多年后都可以做,但是最好不要超過人身損害賠償?shù)?年時效,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超過的訴訟時效,你就無法獲得賠償.
-
傷殘鑒定下來多長時間仲裁江西在線咨詢 2022-05-271、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2、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
-
工傷鑒定通過申請仲裁得多長時間安徽在線咨詢 2022-05-16工傷認定后申請仲裁的時效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