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下國有土地上需要征收房屋
下列情況下才能征收房屋:因公共利益或公共事業(yè)需要征收的;因城鄉(xiāng)規(guī)劃需要征收的;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征收的;因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征收的;因國防和外交需要征收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yè)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有關規(guī)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qū)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國有土地征收房屋補償的內容包括哪些
征收房屋補償有房屋補償費、房屋裝修費、房屋拆遷安置費、房屋搬遷費、房屋困難補助費、房屋拆遷獎勵費、房屋各項家電移機補償費、非住宅房屋營運損失補償費等。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三、國有土地征收房屋補償款什么時候發(fā)放
征收房屋補償款一般自征收補償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發(fā)放。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征收決定的政府應當在簽訂征收協議后、實施征收前一次性發(fā)放補償費用。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guī)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章 征收決定 第九條 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guī)定,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和專項規(guī)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qū)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年度計劃。\n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和專項規(guī)劃,應當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
-
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房屋征收補償
266人看過
-
什么情況下需要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236人看過
-
哪些情況下土地征收需要經過國務院批準
197人看過
-
國有土地上房屋與集體土地上房屋的征收程序有什么不同?
436人看過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時,征收方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412人看過
-
什么情況下征收土地不用補償
297人看過
-
國有土地上征收房屋院內土地是否需要補償浙江在線咨詢 2022-10-19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對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合法院落,“地大于房”的土地面積,參照當地類似于房地產市場價評估補償。所謂地大于房的概念是房屋占地總面積減去建筑面積是正數的部分有補償,若是負數通常是有院落的樓房,地小于房即沒有補償。
-
什么情況下集體土地可轉國有土地?貴州在線咨詢 2024-08-291、根據現行法律及政策的規(guī)定,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征收。也就是說,只有征收才可以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 2、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5條至第49條的規(guī)定,土地征收,是指市、縣人民政府依法定程序逐級上報經省級政府或國務院審批后,組織實施的將集體土地征收為國有土地,并對被征地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償安置的行為。 3、國務院于2004年10月發(fā)布的《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
-
-
房屋征收條件有哪些什么情況下可以征收房屋香港在線咨詢 2023-06-16下列情況可以征收房屋:因公共利益或公共事業(yè)需要征收的;因城鄉(xiāng)規(guī)劃需要征收的;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征收的;因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征收的;因國防和外交需要征收的。
-
什么情況下需要提交土地征收行政復議資格湖北在線咨詢 2022-08-05如何計算復議申請期限不僅涉及行政機關能否正確地行使公權力,而且還關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否充分地行使法定的行政復議救濟權,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國現行的行政復議制度體現的是“有權利就有救濟”的法治原則,偏重于對相對人救濟權利的保障,盡可能拓展相對人復議申請期限來保護相對人的救濟權、規(guī)制行政執(zhí)法行為?!缎姓妥h法》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