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工會不會有工資給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如果職工曠工不發(fā)當天的工資是屬于合法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職工工作狀態(tài)下才會發(fā)工資,曠工比較嚴重的,用人單位有權直接單方面的解除勞動關系。曠工自離是沒有工資的。勞動者有上班提供勞動,就享有獲得相應勞動報酬的權利。可以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辦理相關離職手續(xù)并領取工資。若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向當?shù)氐膭趧颖U喜块T或者勞動監(jiān)察大隊進行投訴;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賠償由此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但用人單位需承擔損失的舉證責任,也就是向相關的部門提供證據(jù)。
員工無故曠工是違反公司制度的行為,單位可以不支付曠工那幾天的工資; 并且單位可以扣除員工部分獎勵性待遇作為處罰,但是對于正常上班期間的工資還是需要支付的,單位不能因為曠工即扣除全月應該發(fā)放的工資。 若公司拖欠工資不發(fā)的話,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解決: 1、與公司協(xié)商; 2、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3、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4、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服,在收到仲裁結果之日起15日內(nèi)到法院起訴。
-
曠工走了會發(fā)工資嗎
會,勞動者離職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結清勞動者工資,但是勞動者曠工后離職,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的,給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2020.06.08 306 -
本月曠工會扣月工資嗎?
不會。曠工是不能扣工資的,只能因為曠工的行為可以不支付曠工日的工資,即當月曠工在下個月發(fā)工資時不支付曠工當日的工資。曠工也屬于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定,多次曠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用支付補償金。行政機關公務員曠工可以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
2020.01.10 343 -
曠工三天被開除會有工資嗎
勞動者因曠工三天被開除,如果之前正常付出勞動的,單位還會給工資。單位應當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出具解約證明,按照勞動者的實際工作天數(shù)和雙方約定的報酬標準來為其結算。
2020.03.08 150
-
發(fā)工資期間曠工會不會不給工資
一、如果是在法定的工作日期間無故曠工,那么是不需要支付曠工當日的工資的。 二、法律依據(jù) 《勞動法》 1.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第五十
2022-10-11 15,340 -
曠工被辭退,會不會有工資?
因曠工被開除的,在《勞動合同法》上,屬于被用人單位強制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應當依法支付工資,但不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沒有法律依據(jù)不得克扣工資。勞動者取得工資是依法享有的權利。
2022-04-21 15,340 -
曠工被開除會不會有工資?
勞動者因為曠工被開除,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經(jīng)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
2022-06-10 15,340 -
曠工自離會有工資嗎
曠工后自動離職的,仍然有工資。用人單位應當按出勤計算工資,但勞動者也應賠償損失。 曠工,指無正當理由,不請假或者請假未經(jīng)批準而缺勤。曠工后自動離職,實際就是不告而別,是嚴重違紀行為,屬于勞動者違法解除
2022-04-21 15,340
-
01:07
試工期7天不給工資合法嗎試工期7天不給工資不合法。試用期也應當支付勞動者工資,且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轉(zhuǎn)正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如果用人單位不給工資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維護權利:首先,先去找公司領導進行協(xié)商,索要拖欠的工資。其次,如果與公司協(xié)商無果,那么就去當?shù)氐膭趧颖O(jiān)察大
5,859 2022.05.11 -
01:04
交黨費會核查工資嗎交黨費會核查工資。先到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開具證明。到單位財務科開開具證明。到單位辦公室蓋公章。收入證明,是我國公民在日常生活經(jīng)營活動中,所需要的對經(jīng)濟收入的一種證明。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黨員交納的黨費不僅可以作為黨組織活動經(jīng)費的補充,給黨組
15,571 2022.04.12 -
00:56
農(nóng)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農(nóng)民工工資不給,農(nóng)民工追索工資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通過勞動仲裁啟動維權程序追索勞動報酬; 第二種,以工資欠條為主要證據(jù),直接通過啟動民事訴訟程序的方式追索勞動報酬。前者屬于普通勞動爭議的一部分,后者既屬于勞動爭議又屬于普通民事糾紛。用人
1,4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