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詹某
被告:杜某
案由:侵犯署名權
[案情介紹][1]
杜某為農(nóng)貿(mào)市場承建牌坊,請詹某按其提供的藍本在牌坊上繪制包括以八仙過海、桃園結(jié)義、千里走單騎為主題的彩繪圖以及一幅風景畫作為牌坊的主體圖。主體圖繪制完成后,杜某擅自在八仙過海圖上署名,標明杜某為彩繪制作人,并經(jīng)當?shù)仉娨暸_作了報道造成一定影響。詹某因此以杜某侵犯其著作權為由訴至法院。
[處理]
一審法院判決責令杜某將牌坊八仙過海主題圖上標明杜某為彩繪制作人的字樣除去,并賠償詹某損失1000元。杜某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詹某雖然對受杜某之托臨摹他人的八仙過海圖沒有著作權,但杜某擅自在他人制作的的繪畫上署名構成侵權,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故維持原判。
[法理分析]
本案的關鍵就在于對臨摹行為的態(tài)度。依照現(xiàn)行《著作權法》第52條,臨摹屬于復制行為的一種。但現(xiàn)實中有學者認為臨摹中包含著創(chuàng)作行為。有人將臨摹劃分為兩種,即復制型臨摹和制作型臨摹。對于復制型臨摹品,臨摹人不享有著作權;而對于具有創(chuàng)作意義的制作,體現(xiàn)臨摹人的藝術表現(xiàn)九遠非簡單的復制,是臨摹人依其創(chuàng)作技能和技巧制成的新作品,臨摹人應當享有相對獨立的著作權[2].
但仔細琢磨便會發(fā)現(xiàn),這一結(jié)論賴以推理的小前提難以成立。很顯然,推出這一結(jié)論的大前提應為,因創(chuàng)作行為而產(chǎn)生的智力成果有著作權。這里的智力成果顯然應當具備著作權法意義的可復制性,否則便不屬著作權法所調(diào)整的范圍。此大前提無可非議。其小前提為,制作型臨摹體現(xiàn)臨摹人的藝術表現(xiàn)力、具有創(chuàng)作意義,屬于創(chuàng)作行為。由此得出,制作型臨摹所產(chǎn)生的臨摹品為新作品,臨摹人應當享有相對獨立的著作權。在這一三段論式的邏輯推理中,其小前提成立與否值得研究。
何謂臨???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紙覆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拓之,若摹畫之摹,故謂摹。[3]宋代張世南在《游宦記聞》中寫道:臨謂置紙在旁,觀其大小、濃淡。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摹謂以薄紙覆上,隨其曲折婉轉(zhuǎn)用筆曰摹。[4]《漢語大詞典》是這樣界定臨摹一詞的:照著書畫原樣摹寫[5].《中文大辭典》是這樣解釋臨摹的:俗謂照古帖學書日臨摹[6].由此可見,在臨摹過程中,臨摹者主觀上是在盡最大努力、盡可能地追求與原作一模一樣。在這樣的主觀目的下,哪里會有臨摹者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被表現(xiàn)在臨摹品中?既然沒有臨摹者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被表現(xiàn),又怎么談得上創(chuàng)作?既不是創(chuàng)作又何以對臨摹品享有著作權,哪怕是相對獨立的著作權?
-
齊某著作權侵權案
242人看過
-
蔡某某訴市房地局侵犯財產(chǎn)權案
82人看過
-
趙某涉嫌侵犯著作權罪一案辯護詞
250人看過
-
林某盜版銷售著名作家黃某的小說涉嫌侵犯著作權罪
106人看過
-
某學校侵犯著作權和商標專用權糾紛上訴案
147人看過
-
王某、倪某訴某國際貿(mào)易中心侵權案
83人看過
- 著作權
- 著作權歸屬
- 著作權保護
- 著作權利用
- 著作權糾紛
- 作者
- 版權
- 著作權內(nèi)容
- 發(fā)表權
- 署名權
- 作品修改權
- 保護作品完整權
- 復制權
- 發(fā)行權
- 出租權
- 展覽權
- 表演權
- 放映權
- 廣播權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
- 攝制權
- 改編權
- 翻譯權
- 獲得報酬權
- 著作人身權
- 著作財產(chǎn)權
- 創(chuàng)作作品
- 演繹作品
- 合作作品
- 匯編作品
- 影視作品
- 制片人
- 導演
- 編劇
- 職務作品
- 委托作品
-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 著作權許可
- 著作權合理使用
- 著作權法定許可
- 出版者權利
- 專有出版權
- 刪節(jié)權
- 版式設計專有權
- 再版作品
- 圖書脫銷
- 報社投稿
- 期刊投稿
- 表演者權利
- 錄音錄像者權利
- 重印
- 著作人身權糾紛
- 作品發(fā)表權糾紛
- 作品署名權糾紛
- 作品修改權糾紛
- 保護作品完整權糾紛
- 著作財產(chǎn)權糾紛
- 復制權糾紛
- 發(fā)行權糾紛
- 展覽權糾紛
- 公開表演權糾紛
- 播放權糾紛
- 攝制權糾紛
- 改編權糾紛
- 翻譯權糾紛
- 匯編權糾紛
- 鄰接權糾紛
- 著作權侵權賠償
- 著作權侵權認定
- 著作權侵權行為
- 網(wǎng)絡版權
- 軟件著作權歸屬
- 軟件著作權人權利
- 軟件著作權糾紛
- 作品自愿登記
- 海內(nèi)外作品登記
- 圖書報刊
- 表演
- 錄音錄像
- 廣播電臺播放
- 著作權申請
- 軟件著作權
- 著作權登記
- 著作權人
- 著作權限制
- 著作權許可使用
- 鄰接權
- 出版者權
- 表演者權
- 著作權侵權
- 著作權仲裁
- 著作權訴訟
- 著作權取得
- 著作權轉(zhuǎn)讓
- 音像著作權
- 電影著作權
- 視頻著作權
- 電視劇著作權
- 音樂著作權
- 其他著作權
- 動漫著作權
- 網(wǎng)絡著作權
- 圖書出版
著作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財產(chǎn)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在我國,著作權即指版權。廣義的著作權還包括鄰接權,我國《著作權法》稱之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更多>
-
如何杜絕著作權侵犯寧夏在線咨詢 2022-07-12(1)要學習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只有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才能時時刻刻避免違法行為。 (2)要尊重別人的辛勤勞動成果,踏踏實實制作、出品、開發(fā)自己的版權產(chǎn)品或者作品。 (3)在投入或者轉(zhuǎn)化為商業(yè)化之前,了解當前的版權情況,嚴格把關,特別是對借用、引用或者旁證的內(nèi)容的核實,以免侵犯他人版權。
-
趙某某、李某某、張某某與李某某繼承糾紛案海南在線咨詢 2021-01-22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某,女,1967年10月9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馮某某,男,1949年7月 15日出生,漢族,登封市司法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丁銀州,登封市嵩陽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女,1998年9月 24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訴人趙某某。 法定代理人趙某某,基本情況同上,系上訴人李某某之母。 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1990年8月
-
-
某公司是否侵犯了某品牌的專利權?青海在線咨詢 2025-01-14存在侵犯品牌設計圖稿的行為,可能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規(guī)定。該條款列舉了以下九種商標侵權行為: 1. 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可能造成混淆。 2.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權的商品。 3. 偽造或擅自制造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相似的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或擅自制造的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相似的標識。 4. 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