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舉證,而爭議事實最終真?zhèn)尾幻鲿r,法官就要適用舉證責任原則進行判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判決一方當事人敗訴。但在訴訟進行到什么時候,才可以認定爭議事實最終真?zhèn)尾幻?,事實真?zhèn)尾幻鞯臉藴嗜绾伟盐?
這方面的問題,武漢大學教授趙鋼老師和張永泉博士在《略論舉證責任的適用條件》中作了論述。認為舉證責任的兩個適用條件是: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骷鞍讣徖硪驯M。事實處于真?zhèn)尾幻鞯臓顟B(tài),也就是法官對事實的真?zhèn)挝葱纬尚淖C,因而法官不能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審理已盡是指從訴訟程序的進行來看,如欲根據舉證責任規(guī)則進行判決,法官必須對案件的審理已經達到作出判決的成熟程度。
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魃婕暗叫淖C的程度和標準,即證明標準的問題。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的訴訟證明標準有兩個共同點:首先,二者都以蓋然性認識為基礎。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的證據學者。都承認司法人員對發(fā)生在過去的案件事實的認識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換言之,司法人員的主觀認識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客觀事實,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客觀事實。其次,二者都在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中適用不同的證明標準,而且都是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高于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
《證據規(guī)定》的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guī)則作出判決。由此可見,《證據規(guī)定》適用的也是蓋然性占優(yōu)勢的標準,但是蓋然率的高低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英美法系國家訴訟當事人對其主張的事實能提出證據證明其具有50%以上的真實性,就符合蓋然性占優(yōu)勢的標準,因而可據此認定主張的事實為真實。我國臺灣地區(qū)有學者認為。當事人所負擔之證明責任,必須使推論之確實性達到80%之程度,始足以作為心證之基礎。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客觀事實,實際上把證明標準推向了極端。這僅僅是一種理想的模式,是不現實的和不科學的?!蹲C據規(guī)定》對我國的民事證盟標準進行了修正,筆者認為是可取的。至于蓋然率,考慮我國屬大陸法系國家,我國一直以來又采客觀真實的證明標準,所以改革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所以說蓋然率不宜過低,以75%為宜。因為美國法學教授邁克爾·貝勒指出:有一些證據表明,法官和陪審團事實上把較為可靠理解為指證據有75%以上的真實性。
在訴訟進行到什么時候,才可以認定爭議事實最終真?zhèn)尾幻髂?筆者認為應是法院已經給予雙方當事人法律賦予他們的訴訟權利,包括給予當事人合理的調查搜集證據的時間和在庭審過程保證當事人的充分質證、辯論權利?!蹲C據規(guī)定》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除了可以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外,當事人還有兩次申請延期舉證的權利,但其規(guī)定是否準許由法院決定。當事人的權利是否得以實現,實際上都取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筆者認為應修改為只要當事人申請,法院都應準許。
如果法院已經給予當事人法定訴訟權利,對于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法官還是無法形成心證,即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那么法官就可以適用舉證責任原則進行判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判決一方當事人敗訴。
-
刑訊逼供罪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432人看過
-
承運人的賠償責任原則及適用條件
308人看過
-
刑事案件的舉證責任承擔原則
471人看過
-
舉證責任分配的例外原則——舉證責任倒置
248人看過
-
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適用于
58人看過
-
環(huán)境侵權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和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
164人看過
在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是公訴案件的公訴機關(檢察院)和自訴案件的自訴人(被害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證明責任。 公訴案件的檢察院負責舉證,公安機關有偵查權,公安機關收集的證據可以作為檢察院舉證的材料,但公安機關沒有向法庭舉證的資格。... 更多>
-
糾紛案件的舉證責任適用哪些原則?貴州在線咨詢 2022-10-20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舉證責任適用哪些原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出的《關于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明確: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與其他民事糾紛案件一樣,應當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原則。在侵權案件中,原告應當證明自己享有的知識產權等民事權利及被告對其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原告完成舉證義務后,由被告進行抗辯。被告提出的抗辯主張,可以是對原告所舉事實與證據的否定,也可以提出其他主張,并且
-
什么是適用公平責任原則?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的條件是什么?如何規(guī)定北京在線咨詢 2022-02-09公平責任是指在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都無過錯、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要求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不賠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又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實際情況,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與適當補償的一種責任形式。中國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應當具備三個條件:1、當事人雙方都沒有過錯。這是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的基本條件;2、有較嚴重的損害發(fā)生;3、不由雙方當事人分擔損失,有違公平的民法理
-
什么情況下免除當事人舉證責任, 免除舉證責任的適用條件和舉證責任天津在線咨詢 2022-02-15我國法律雖然對免除當事人舉證責任無明文規(guī)定,但理論和審判實踐上一般認為,當事人并不是對所有的主張或事實都必須提供證據予以證明,以下幾種情況不需證明即視為真實,可以免除扶養(yǎng)、收養(yǎng)糾紛訴訟當事人的舉證責任:(1)眾所周知的事實和自然規(guī)律及定理,如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這類事實因其具有明顯的真實性而成為免證事實。(2)根據法律規(guī)定或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夠推定出的另一事實,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
-
什么是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是什么?貴州在線咨詢 2022-03-08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其主張的事實負有提供證據證明的責任,同時在案件事實處于真?zhèn)尾幻鳡顟B(tài)時,應當由承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敗訴或不利的訴訟后果的責任。 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以下簡稱《若干規(guī)定》)第7條規(guī)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guī)定,依本規(guī)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及適用條件遼寧在線咨詢 2023-05-09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我國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如下: 1、行為責任原則。 2、因果關系原則。 3、路權原則。 4、安全原則。 5、結果責任原則。 6、事故認定書審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