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王某是某印染公司的工人。1999年12月,雙方簽訂了為期4年的勞動合同一份。2000年10月27日,公司以王某違反了勞動紀律為由作出與王某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王某不服,經(jīng)與公司交涉無果,于同年12月15日向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撤銷公司所作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由公司給付違約金3000元。2001年1月15日,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以王某在規(guī)定期內(nèi)未到庭為由對王某的申請決定按自動撤訴處理。王某認為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的決定錯誤,后多次找縣勞動仲裁委員會及政府、人大要求糾正,并曾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以當事人的申請的實體權利未經(jīng)勞動仲裁為由裁定不予受理。兩年后王某在中級法院的指點下于2003年12月向縣勞動仲裁委員會重新申請勞動仲裁,其在申請中指出仲裁委原按撤訴處理不當,要求糾正,并再次申請撤銷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決定,同時要求公司給付自作出解除勞動合同決定至申請之日的工資??h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了王某的申請,經(jīng)開庭審理,以王某的申請已過法定的申請仲裁期限,裁定駁回王某的全部申訴要求。王某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
分歧:
案件處理過程中,圍繞王某申請仲裁的時效如何計算,產(chǎn)生過多種不同的意見,集中為以下幾種:
一、王某與公司發(fā)生勞動爭議之后,已在法定期限內(nèi)申請仲裁,其申請被按自動撤訴處理之后,多次找有關部門解決,其雖然兩次申請仲裁,但第二次申請系基于對第一次申請被按自動撤訴處理不服而起,第二次申請中包括了是對第一次申請被按自動撤訴處理結論不服而要求重新處理的意見,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為此重新對王某的申請作出新的裁定,實質(zhì)上是對按自動撤訴處理的更正。當事人最初申請仲裁系在法定期內(nèi),故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應當按其第一次申請之日即2000年12月15日對待。以此計算,王某未過申請仲裁時效。
二、仲裁時效是除斥期限,王某初次申請被按自動撤訴處理后,可以重新申請勞動仲裁,但此前已經(jīng)過的期限應累加計算,王某兩次申請經(jīng)過的期限相加已超過60天,已過申請仲裁時效。
三、從爭議發(fā)生之時到王某重新申請仲裁之日,已過60天,申請仲裁時效已過。
四、王某申請仲裁的時效應當從第一次被按自動撤訴之日起重新計算申請時效。王某在自該日起60天后申請仲裁,時效已過。
筆者意見:傾向于意見四。處理好本案的前提是如何正確對待王某申請仲裁的起點時間以及正確適用中斷時效制度。意見二、三、四雖然均認為王某申請仲裁已過法定期限,但因理由不一,產(chǎn)生同樣結果并不具有必然性,在本案中純屬個案上的巧合,有必要作些具體分析。
我國目前現(xiàn)有的立法對申請仲裁時效中對中止、中斷制度規(guī)定不明確,這是此類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們認真查找相關文件,應當說目前對這類問題還是有一些具體規(guī)定的。
勞動部辦公廳[1997]勞辦發(fā)61號《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函》規(guī)定:“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自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北景府斒氯酥匦律暾堉俨镁喟醋詣映吩V處理之日已過60日期限,其申請顯然已過法定的申請仲裁時效。
一般理解,申請仲裁時限屬除斥期間,不能發(fā)生中斷的法律后果。但從勞動部辦公廳[1997]勞辦發(fā)61號的內(nèi)容看,此規(guī)定實際上已變相承認了申請仲裁的時效可以中斷。從對勞動者保護的需要出發(fā),不承認申請仲裁時效的中斷,也不利于對勞動者的保護。就本案而言,將申請仲裁的起點時間定在縣勞動仲裁委員會按自動撤訴處理之日,即有依據(jù),更有利于說服當事人從而亦有利于平息當事人的爭議。
-
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仲裁的時效
362人看過
-
年終請假申請是否已超過仲裁時效?
207人看過
-
申訴人已過了申請仲裁的時效
51人看過
-
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能否向法院起訴
346人看過
-
申請仲裁訴訟時效是否已中斷
283人看過
-
仲裁期限是否已過,應予接受
207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超過申請仲裁期限,還能申請勞動仲裁嗎?如果勞動仲裁期限超過時效江蘇在線咨詢 2022-05-04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無法主張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qū)Ψ疆斒氯酥鲝垯嗬?,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
-
超過仲裁時效時是否還可以申請仲裁?河北在線咨詢 2023-06-12根據(jù)《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jīng)貿(mào)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勞社部發(fā)(1999)35號),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guī)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況。例如,因地震、水災、火災、重大流行疾病等情況。“其他正當理由”則范圍很寬,例如當事人重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至于理由
-
工傷保險待遇案件仲裁時效已過,還能否申請勞動仲裁澳門在線咨詢 2022-03-10已過仲裁時效,不受法律保護?!秳趧訝幾h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qū)Ψ疆斒氯酥鲝垯嗬?,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
-
仲裁時效是否已經(jīng)過去?安徽在線咨詢 2024-12-20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七十四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guī)定的,應適用該規(guī)定;若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guī)定,則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因此,具體情況需要當事人根據(jù)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核實,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已過的是否還能申請仲裁時效中止,有哪些法律依據(jù)海南在線咨詢 2022-03-01仲裁時效、訴訟時效,是對當事人雙方而言。時效已過,沒有法定的時效中止的情形,任何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均應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駁回訴求?!吨俨梅ā返?4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guī)定的,適用該規(guī)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秳趧訝幾h仲裁調(diào)解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