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的關系,勞動關系是勞動與管理的關系,這主要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比如緩和勞動關系等等。這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勞資關系是指勞資雙方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和集體協(xié)議建立起來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關系或者勞動用工關系,一方面是用人單位雇用的,從事勞動取得工資的,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業(yè)務負責人或者代表用人單位處理勞動事務的人,勞動關系是一個法律概念,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建立的以提供勞動和支付勞動報酬為主要內容的法律關系,什么是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按照勞動法律、法規(guī)實現(xiàn)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1)勞動關系主體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即勞動者,另一個是用工單位(必須是單位)
(2)雙方必須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為勞動者辦理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各項費用
(3)勞動關系主體與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一種關系,即:,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后,應當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勞資雙方的從屬關系是勞動關系的一個突出特點
(4)勞動關系受到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范,勞動爭議時有發(fā)生。勞動仲裁是民事訴訟的前提或必要程序
(5)勞動者人身損害,用人單位不承擔過錯責任
第三,什么是勞動關系?
[概念]
勞動關系是指法人與公民之間、法人與公民之間通過提供勞務實現(xiàn)的法律關系。是一方為另一方提供勞務過程中,雙方形成的債權債務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可以分為廣義勞動關系和狹義勞動關系。廣義勞動關系是指與提供勞務(即勞務)有關的一切權利和義務,合同的標的是勞務。在這種關系中,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在處理相互關系時,主要遵循傳統(tǒng)民法原則,并受民法規(guī)范。而且,這種關系下的合同大多已成為知名合同,合同中明確約定了雙方的具體權利義務,如傭金、中介、保管、運輸、承包、施工合同等,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征是:(1)法律關系主體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勞動關系既可以在法人與組織之間形成,也可以在公民個人之間形成,也可以在公民與法人組織之間形成。法律一般不作特別限制,具有普遍性。它的內容和形式比勞動關系更為復雜和多樣化。(2)合同標的和履行的特殊性。勞動合同的標的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活勞動,即勞務。勞動合同是以勞務為標的物的合同,但每一具體勞動合同的標的物對勞動行為的重點有不同的要求,或側重于勞動行為本身,即勞動行為的過程,如運輸合同;或者側重于勞動行為的結果,即通過提供勞務完成的勞動成果等合同關系。從勞動關系的實際表現(xiàn)來看,勞動關系實際上涉及兩個合同和三方當事人
(3)當事人意思自治。意思自治是民法的基本規(guī)則,適用于勞動關系。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外,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決定合同內容及相應條款,并就勞務的提供、使用、報酬、監(jiān)督等問題達成協(xié)議。合同內容可以屬于生產、工作中某一專業(yè)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屬于家庭生活的需要。(4)勞務報酬和合同形式的任意性。在勞動關系中,一方必須為另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必須為提供勞務的一方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因此,勞動合同是一種雙重服務的有償合同。在合同形式上,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外,大多數(shù)勞動合同都沒有形式上的要求。勞動關系在實踐中的普遍性恰恰印證了勞動關系的這一特征
(4)什么是雇傭關系?雇傭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為用人單位或者用人單位指定的對象提供勞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報酬的勞動服務關系。勞動合同的主要特征是勞動關系中的工作場所和生產條件由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者只負責提供勞務,雇主根據(jù)合同向雇員支付報酬。具體內容如下:
(1)員工的勞動義務不能轉移,必須親自履行,這是勞動關系的一個突出特點
(2)用人單位與員工之間存在一定的個人依附關系。具體來說,員工沒有獨立工作的權利,用人單位可以隨時改變員工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計劃;雇員的工作是在雇主的監(jiān)督下進行的。當員工在工作中出現(xiàn)錯誤或違反用人單位的工作紀律時,用人單位也可以對其進行處罰
(3)員工的勞動力已經商業(yè)化,勞動者利用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條件和場所,以用人單位的名義從事活動,為他人工作的;(5)勞動關系中工資支付期限較長的,如周、月工資支付,其標準相對固定,相當于行業(yè)標準
(6)職工享有勞動保護權,但僅限于勞動過程中個人權益的保護,不涉及非工傷勞動保護,包括失業(yè)、疾病等
-
什么是勞動關系,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的主要聯(lián)系是什么
194人看過
-
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qū)別,怎么確定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
269人看過
-
什么是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70人看過
-
勞動者勞動關系勞動法的關系
325人看過
-
什么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如何解除
158人看過
-
勞務關系的內容是什么,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qū)別又是什么
469人看過
合同形式是指當事人合意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約定,合同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口頭形式、書面形式、推定形式等。 書面形式包括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的形式,而口頭形... 更多>
-
什么是掛靠關系與勞動關系河北在線咨詢 2023-11-08掛靠本質來講是一種資格借用的行為,掛靠勞動關系則是借用用人單位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但兩者之間并沒有合同關系。雖然等法律法規(guī)均使用了“勞動關系”這一術語,但是,什么是勞動關系,法律上的界定并不明確。勞動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
-
人事關系與勞動關系、勞動關系、事業(yè)單位勞動關系的區(qū)別主要是什么福建在線咨詢 2023-02-13(1)主體不同。人事關系是事業(yè)及其工作人員之間的一種內部行政法律關系,人事關系的一方主體為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勞動關系的一方主體主要是企業(yè)。通常來說,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中具有人事編制的人員與單位是人事關系,事業(yè)單位聘用的無編制的工作人員、社會聘用人員、固定工、臨時工等與事業(yè)單位之間的關系應作為勞動合同關系。 (2)性質不同。人事關系是事業(yè)與其工作人員之間一種聘用合同關系,勞動關系是勞動合同關系。 (
-
雇傭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qū)別是什么?怎么區(qū)分雇傭關系與勞動關系??福建在線咨詢 2022-05-06雇傭關系與勞動關系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勞動關系是從雇傭關系發(fā)展而來,兩者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雇傭關系與勞動關系二者規(guī)范的對象均為勞務的給付和勞務的受領,且兩者的特征也有重合之處,如均強調用工主體對工作人員的支配權、工作人員都是為雇主或用人單位的利益而工作。 但兩者亦有明顯的區(qū)別。 第一,用工主體不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勞動部《關于執(zhí)行勞動法若干意見》的相關規(guī)定,我國勞動法所涉及的主
-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qū)分?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法的關系是怎樣的湖南在線咨詢 2022-02-15勞動關系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主要調整對象,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實現(xiàn)勞動過程而發(fā)生的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結合的社會關系。勞動關系分為勞動合同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兩種。在司法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外部特征極為相似,容易發(fā)生混淆,但兩者之實質是不同的,具體表現(xiàn)在: 第一,兩者產生的依據(jù)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jù)是雙方之間的約
-
怎么區(qū)分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 如何正確區(qū)分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云南在線咨詢 2022-03-18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是勞動領域普遍存在的兩種社會關系,兩者之間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各自特點。正確區(qū)分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對于解決用工糾紛,指導審判實踐具有重要的律法意義和社會意義。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以區(qū)分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 (一)關系主體的范圍不同。勞動關系的主體具有特定性,即一方只能是勞動者個人,另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