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抗訴的理由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三百九十六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否正確實行監(jiān)督,對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應當依法提出抗訴。
第三百九十七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一)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的;
(二)有確實、充分證據(jù)證明有罪而判無罪,或者無罪判有罪的;
(三)重罪輕判,輕罪重判,適用刑罰明顯不當?shù)?
(四)認定罪名不正確,一罪判數(shù)罪、數(shù)罪判一罪,影響量刑或者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的;
(五)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緩刑錯誤的;
(六)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嚴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的。
二、全面審查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其內容包括:
1、既要對原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是否正確進行審查,又要對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進行審查。
2、既要對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
3、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或者人民檢察院只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即既要對已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既要對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又要對未被提起上訴或抗訴的被告人的問題進行審查。
4、對于附帶民事訴訟的上訴案件,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即不僅審查附帶民事訴訟部分,還要審查刑事部分,以便正確確定民事責任。
-
專利復審請求的審查及審查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259人看過
-
關于什么是全面審查原則?
349人看過
-
審查原則包括哪些
394人看過
-
司法審查原則和內容
461人看過
-
全面調查的原則
237人看過
-
罪行相當原則應包括什么內容
496人看過
緩刑是一種刑罰執(zhí)行方式,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zhí)行所判處的刑罰。 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jù)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xiàn),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更多>
-
第二審程序的全面審查原則是什么?第二審程序的全面審查原則是什么云南在線咨詢 2022-03-08《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這就是第二審程序的全面審查原則。 其內容包括: 1、既要對原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是否正確進行審查,又要對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進行審查。 2、既要對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 3、
-
要全面審查原則河北在線咨詢 2021-10-15全面審查原則是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對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人上訴范圍限制的原則。在中國刑事審判中,第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不受上訴或抗訴范圍限制,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f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也要對全案進行審查,一起處理。全面了解案件,通盤審理上訴,抵抗的理由是否充分,一審審審判是否正確,上訴書和抵抗書中指出的違法情節(jié)和上訴和未上訴的
-
專利復審請求的審查及審查原則包括哪些內容澳門在線咨詢 2021-09-29復審程序是專利審批程序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審查程序中所遵循的原則在復審程序中仍然適用。合議組在復審程序中除總則規(guī)定的原則外還應當遵循避免審級損失原則和程序經濟原則。 1、避免審級損失原則 在先審級未處理的事項通常不能由在后審級超前處理,以避免對當事人的審級損失。 2、程序經濟原則 程序的進行應當避免重復并盡可能地迅速、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
-
2022年什么是全面審查原則甘肅在線咨詢 2022-11-131、全面審查原則指在刑事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于第一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2、全面審查原則要求二審法院既要對原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是否正確進行審查,又要對其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進行審查;既要對上訴或抗訴的部分進行審查,又要對未上訴或抗訴的部分審查。
-
專利侵權原則包括什么內容,有什么方面了?天津在線咨詢 2022-08-05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制造條件,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于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托,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