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978年3月,吉某與徐某結(jié)婚,婚后生一女孩吉A.1987年,雙方因感情不和離婚。1990年,吉某與李某相識結(jié)婚,婚后生一女吉B.1993年,兩人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吉B由李某撫養(yǎng)。此后,吉某獨自一人生活。1998年,吉某患食道癌住院治療,手術期間,徐某前去照料。1999年12月8日,吉某與徐某自愿復婚,并舉行了復婚儀式,此時吉某已處于癌癥晚期。12月16日,徐某向鎮(zhèn)政府申請結(jié)婚登記,并提供了印有吉某私章的結(jié)婚登記申請書及其他有關證明文件。鎮(zhèn)政府根據(jù)申請為兩人頒發(fā)了結(jié)婚證,但吉某所持結(jié)婚證日期與徐某的不一致,分別被錯填為1999年3月30日、3月10日,且吉某的婚姻狀況證明被鎮(zhèn)政府遺失。2000年2月17日,吉某辦理公證遺囑,將自己位于南京的一套房子及家用電器留給徐某。存款4萬元,2萬元歸吉B繼承,另外2萬元分別遺贈給自己的兩個胞弟(因吉A已參加工作,吉某在遺囑中未考慮其繼承份額)。3月24日吉某病故。吉B與徐某因遺產(chǎn)繼承引起民事訴訟。訴訟中吉B發(fā)現(xiàn)徐某持有的結(jié)婚證日期與吉某的不一致,即向民政部門反映。鎮(zhèn)政府以吉某無婚姻狀況證明和沒有在申請書上簽名不符合規(guī)定為由,作出41號決定:撤銷吉某與徐某的婚姻登記,收回結(jié)婚證。徐某申請行政復議,鎮(zhèn)政府經(jīng)復議認為41號決定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遂作出42號決定:撤銷41號決定,結(jié)婚證日期更正為1999年12月16日。吉B不服,以鎮(zhèn)政府的行政登記及變更登記侵犯了自己的繼承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判決?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在沒有收到合法的申請、證件及證明的情況下,給吉某、徐某頒發(fā)結(jié)婚證,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雖然徐某提供了申請書,但申請書上沒有吉某的簽名及所按指紋。被告辯稱發(fā)證時間是1999年12月16日,由于承辦人筆誤而寫成3月10日和3月30日,以及吉某的婚姻狀況證明被遺失的事實,因無證據(jù)證明,法院不予支持,遂判決鎮(zhèn)政府發(fā)給徐某與吉某的結(jié)婚證無效,同時撤銷了鎮(zhèn)政府第41號、42號決定。徐某不服一審判決,認為原判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均存在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維持鎮(zhèn)政府的行政行為。
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徐某的上訴理由成立,吉B不符合起訴條件,裁定撤銷原判,駁回原告吉B的起訴。
?點評?
本案在二審審理中,一致的意見是一審判決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都不正確,應當撤銷原判。但是,對于撤銷原判后如何處理,存在兩種分歧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應當撤銷原判,維持鎮(zhèn)政府第42號決定和頒發(fā)結(jié)婚證的行政行為。理由為,吉某與徐某符合結(jié)婚的法定條件。雙方舉行婚禮、一塊生活及辦理公證遺囑的行為體現(xiàn)了雙方結(jié)婚的真實意思。鎮(zhèn)政府在婚姻登記中即使存在一些差錯,也不會影響雙方婚姻的效力。第二種意見認為,吉B不是行政行為的直接相對人,也與鎮(zhèn)政府進行婚姻登記的具體行政行為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吉B不具備行政訴訟的原告資格,其不符合起訴條件,應當裁定撤銷原判,駁回原告吉B的起訴。
-
行政訴訟股東是否有原告資格
200人看過
-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條件,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規(guī)定怎么樣
133人看過
-
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19人看過
-
行政訴訟和行政賠償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
319人看過
-
淺議納稅人的行政訴訟原告資格
463人看過
-
原告資格要求:行政公益訴訟
117人看過
行政訴訟原告是指因行政行為受到侵害,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是主張行政行為違法并要求法院予以撤銷的一方,需要承擔舉證責任。行政訴訟原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 更多>
-
間接利害關系人是否有提起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山東在線咨詢 2022-10-08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
提起公訴行政機關應具備哪些條件,行政訴訟中原告資格問題如何審查海南在線咨詢 2022-03-051、起訴人向法院提出自己的訴訟主張。起訴人不能只主觀上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還必須在行動上表現(xiàn)為向法院提出訴訟的主張,只有向法院提出主張,才會引起法院對起訴人是否符合原告的主體資格進行司法審查程序。在行政管理過程中,行政機關會侵犯很多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只有那些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的相對人,才會引起原告資格問題。如果受侵害的個人或者組織不向法院主張訴訟,無法啟動司法審查,也就無所謂原告資格問題了
-
對提起行政訴訟的被告、原告、被告的資格及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要求?江蘇在線咨詢 2022-02-12當事人可以參照以下規(guī)定,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
-
行政訴訟中,誰有資格作為原告?臺灣在線咨詢 2024-11-10在行政訴訟中,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都享有作為原告的主體資格。如果相應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有權提起訴訟;如果相應的法人、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獲取要求貴州在線咨詢 2025-02-03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根據(jù)該條款,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時,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后,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此外,人民檢察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