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單方解除租賃合同怎樣賠償
民法典單方解除租賃合同的賠償方式有: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解除租賃合同什么情況下構(gòu)成違約
1.未按約定將房屋及其附屬設(shè)施交付承租人使用的,應當支付違約金;給承租人造成損失的,還應負責賠償。
2.交付的房屋及其附屬設(shè)施不符合合同要求,或未按合同規(guī)定對房屋進行維修養(yǎng)護,危及承租人正常、安全使用的,應負責修理;承租人有權(quán)要求支付違約金;給承租人造成損失的,還應負責賠償。
3.出賣、轉(zhuǎn)租房屋時,未按法律規(guī)定保證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quán)或優(yōu)先承租權(quán)的,應負責賠償損失。
如遇不可抗力事件,可適用法定解除,雙方當事人均不需承擔違約責任。
三、解除租賃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1.要嚴格把握合同解除的條件。房東和租客只有在符合約定或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解除合同;在不符合解除條件的情況下,即使發(fā)出解除通知,也不能產(chǎn)生合同被解除的法律效力,相反,構(gòu)成違約。
2.租房押金不能直接扣除。在房屋租賃合同中一般會涉及簽訂合同后房主預先收取一兩個月的租金為押金的問題,如果要提前解約,很多房東會直接扣除之前的押金。實際上,押金并非是提前解約的違約金。不管是正常結(jié)束租賃關(guān)系,還是一方提前解除租賃合同,只要租賃物沒有受以損害,押金都應該退還。
3.房東的法律權(quán)益。
-
民法典租賃合同解除后能否主張賠償
400人看過
-
民法典中無所有權(quán)租賃合同承租方是否可以單方解除
462人看過
-
民法典不交租金租賃合同解除嗎
301人看過
-
民法典中承租方可以單方解除無所有權(quán)的租賃合同嗎
221人看過
-
民法典解讀: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后,應該如何賠償?
344人看過
-
不定期租賃合同解除與單方面解除租賃合同
82人看過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后發(fā)生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觀現(xiàn)象。 不可抗力的范圍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自然災害。如地震、臺風、洪水、旱災、海嘯等。 (2)政府行為。... 更多>
-
怎樣賠償單方解除租賃合同,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的安徽在線咨詢 2023-11-26法律分析 賠償單方解除租賃合同的方式是:有約定的按照合同約定賠償,沒有約定的按實際造成的損失賠償,但最高不應超過實際損失的30%。雙方應當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履行自身的義務,單方違約解除租賃合同除損害賠償外,守約方有權(quán)要求其繼續(xù)履行合同。
-
解除民法租賃合同賠償金怎么算香港在線咨詢 2022-11-14合同解除后,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quán)請求賠償損失。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quán)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quán)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
-
租賃合同解除怎么賠償,租賃合同提前解除福建在線咨詢 2022-05-02租賃合同中對此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沒有約定的,應看租賃合同能否繼續(xù)履行。當合同確實無法繼續(xù)履行或者履行成為不必要時,合同才能解除。 至于租賃合同提前解除的賠償問題,如果租賃合同未對此約定,承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由承租人賠償出租人的損失。一般來說,剩余租期超過3個月的,賠償數(shù)額按3個月租金計付;剩余租期不滿3個月的,賠償數(shù)額以剩余租期的租金計付。 注意事項:押金不是違約金,提前解除合同不能直接扣
-
民法典單方解除合同解除民法上的單方有哪些海南在線咨詢 2022-11-201、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終止合同的權(quán)利與義務,這就是合同的單方解除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 2、法律依據(jù):《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