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自愿辭職是否可以獲得補償律師的回答:
1.如果雇主有過錯,如第38條:“如果雇主有下列情況之一,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規(guī)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6)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終止勞動合同。”
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辭職,并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
2.如果用人單位無過錯,勞動者辭職的,《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無補償或無補償
-
員工辭職是否需要單位的批準?員工自愿辭職是否可以得到補償
264人看過
-
員工在崗位上不愿辭職,能否要求賠償?
158人看過
-
工人自愿辭職并可向單位要求經(jīng)濟補償?shù)膸追N情況
177人看過
-
職工自愿加班可以向單位要求支付勞動報酬嗎
295人看過
-
員工自愿辭職是否可以獲得補償或補償
479人看過
-
公司要求員工自愿辭職。他們可否申請復職
50人看過
辭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辭職一般有三種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勞動關系,如用人單位對職工有暴力或威脅行為強迫其勞動、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等,職工可以隨時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據(jù)... 更多>
-
非自愿離職員工能否要求單位賠償?福建在線咨詢 2022-07-15一般工傷職工離職后可以依據(jù)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獲得工傷賠償。 2.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各地市出臺貫徹實施《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的。 3.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可享受如下工傷待遇: (1)醫(y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fā)放; (3)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
-
單位要求辭職,員工可否自動離職青海在線咨詢 2022-07-09自動離職,是職工根據(jù)企業(yè)和自身情況擅自離職,而強行解除與企業(yè)的勞動關系的一種行為。有的職工因辭職未準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離職或違約出走有的職工未說明原因不辭而別也有的受優(yōu)厚待遇誘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屬自動離職范圍。 職工自動離職給企業(yè)造成了損失,企業(yè)要求職工賠償或交付違約金而發(fā)生的爭議,稱為自動離職爭議。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jù)《關于職工擅自離職按自動離職處理發(fā)生爭議處理范圍的復函》(勞辦
-
員工在單位辭職員工是否能要求離職賠償湖南在線咨詢 2022-07-15沒有勞動合同的員工離職后造成公司損失,員工已經(jīng)離職的,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用人單位不得要求賠償?shù)模绻诼毱陂g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追究賠償?shù)?。法律依?jù)如下:《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jīng)濟損失。經(jīng)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
-
是否可以要求經(jīng)濟補償來鼓勵員工自愿辭職?安徽在線咨詢 2024-12-2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然而,自愿辭職的員工一般不能要求經(jīng)濟補償。如果是因
-
單位辭職,員工可以自己賠償嗎山西在線咨詢 2022-08-17單位的員工,辭職沒簽合同可以的回答,沒有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這種情況下,不管是那一方想解除合同,都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對方,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fā)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